台灣知名學者朱高正講傳統文化:用10年才看懂《易經》
【摘要】朱高正“我用德文譯本看懂《易經》,這對我打擊很大,為什麼中國人要通過德文看懂,我想不少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出現了“割裂”。談研究國學用10年才看懂《易經》。《易經》作為他國學研究的一個重點,講座也由此開頭。談《論語》。認為孔子聰明到極點朱高正談自己讀論語,認為“孔子聰明到極點”。朱高正對“中道”作了趣味解讀。他認為,《論語》至今仍讓我們受益無窮。談繼承傳統要先把好的東西學到朱高正是朱熹後人,對朱子學說也很推崇。朱高正呼籲搶救傳統文化。他說:“傳統文化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我用德文譯本看懂《易經》,這對我打擊很大,為什麼中國人要通過德文看懂,我想不少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出現了“割裂”。”
“上個世紀之所以有“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崛起,是因為這些國家或地區都有儒家背景,比如重視家庭觀念,勤奮節儉。”
朱高正上世紀80年代留德,是哲學博士。他個性率直,用大白話講《易經》、講國學,在大陸贏得了大批擁躉,並稱他為“一個比李敖還有意思的小老頭”。 昨日下午,台灣知名文化學者朱高正應廈門日報社邀請,來廈開講傳統文化的價值。
談研究國學,用10年才看懂《易經》
《易經》作為他國學研究的一個重點,講座也由此開頭。朱高正說,他自己從高二開始讀易經,每天讀兩個小時,而真正看懂易經則是10年以後的事情。那時,他在德國留學,有機會看到德文譯本,用德文看懂了《易經》。“這對我打擊很大,為什麼中國人要通過德文看懂易經,”朱高正稱,這讓他認識到我們不少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出現“割裂”。為此,他對當代國學發展的研究投入很多。
談《論語》,認為孔子聰明到極點
朱高正談自己讀論語,認為“孔子聰明到極點”。他說,在孔子的教導里,學是最重要的,所以《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告訴我們,人一定要學,只有學才懂得謙卑。學而時習之,也就是要熟悉,反覆練,習以成性。《論語》的最後一篇堯曰篇,講的則是孔門心法——中庸之道。
朱高正對“中道”作了趣味解讀。河南方言的一個特點,問人意見不說“好不好”、“行不行”,而是說“中不中”。他認為,河南是中華文化發源地,孔子周遊列國14年大多時間在河南,為此,那裡的方言保留了“中道”思想。
他認為,《論語》至今仍讓我們受益無窮。“日本把《論語》奉為現代企業經營的‘聖經’,以此培養員工良好的德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談繼承傳統,要先把好的東西學到
朱高正是朱熹後人,對朱子學說也很推崇。有一次在外地參加紀念朱熹的活動,聽到多人發言提到對朱子學說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怒了:“還沒有把長處學到就要去其短,我們還能學到什麼。”
他說,傳統文化發展至今,很多很有道理的東西,值得後人學習發揚。比如《古文觀止》現在還是非常有益,只要根據自己性情趣味,從《古文觀止》挑20篇背下來,保證寫作能力能得到質的躍升。
朱高正呼籲搶救傳統文化。他認為,好的東西跟古代現代無關,保留好東西和學習新東西不衝突,必須把傳統文化繼承好。他說:“傳統文化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來源:廈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