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那些“一呼百應”的俗名統稱為“菜市場名”,意指你到菜市場去叫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回頭。但菜市場名的熱度通常不會持續很久,比如張偉們中約39.8%是80后,而00后就不到3.4%了。如今,新的命名風潮正在醞釀之中。
滿大街的男孩都叫“子軒”
給男孩起三字名時第二個字放“子”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套路。據統計,2010年以來出生的起了三字名的男童中竟然有5.93%第二個字是“子”。而第三字的選擇也照樣相當集中——“軒”字竟然佔去了6.04%。結果追求雅緻,給兒子取名“子軒”的父母大概會發現他們費盡心機起的名字已經登上菜市場名排行榜。
但是,給兒子起了“子軒”這種大俗名也實在不能全怪父母。並非他們太不聰明而不幸選中了俗名,而是流行風潮變化之快,簡直讓人無所適從。
父母給小孩起“子軒”的時候大概並未意識到這個看似清新脫俗的名字實際上已經在爛大街的道路上極速奔馳了,他們只會察覺到身邊有很多叫 “濤”、“浩”、“鑫”的小男孩。而當他們發現“子軒”們批量出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名字作為身份識別的重要符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的名字要既具備很強的識別度又不至於怪異,為了起名家長們往往費盡千辛萬苦。但是就如很多人追求時尚卻往往掉進“淘寶爆款”大軍一樣,姓名的變化有時實在無法捉摸。那麼,如何才能起個卓爾不凡的名字呢?
2010年以後出生的男童十個最常見的名字為 “子軒”、“浩宇”、“浩然”、“博文”、“宇軒”、“子涵”、“雨澤”、“皓軒”、“浩軒”、“梓軒”。而在21世紀00年代,十大俗名則為 “濤”、“浩”、“鑫”、“傑”、“俊傑”、“磊”、“宇”、“鵬”、“帥”、“超”。竟然無一進入10后十大俗名,表現最好的“俊傑”也不過能排行十一而已。
對比00年代和10年代十大俗名,即可發現一大變化就是00年代十大俗名中單名為主,而10年代十大俗名全是雙名。由於雙名重名概率大大低於單名,這一現象說明近期男孩姓名中雙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以至於雙名也有大量的重名現象。
事實上,現今中國單名確實越來越式微了。中國單名的高峰期出現在上世紀60-90年代。60后男性單名率達到55%,90后仍有52%。同樣,女性單名率在這期間也基本穩定在40%上下。
但到了00后,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男性單名率暴跌到了19%,女性更是掉到了17%。這個趨勢至今仍在發展——13年出生的男性單名率只剩10%,女性已經不足一成,為8%。
單名是如何失寵的?
其實,與其說單名在21世紀迅速失寵是件怪事,不如說20世紀的單名流行是個偶然。
中國的姓名在先秦時期以單名為主,雖然有“不降(夏)”、“公劉(先周)”、“繄扈(西周)”、“黑臀(春秋)”等表面上的雙名,但這些名字無法拆解,實際上和單名無異。
漢朝以後,真正意義上的雙名才開始出現,但單名依舊佔據主流。以帝王名為例,兩漢帝王幾乎都是單名。(昭帝“弗陵”尚有先秦遺風,平帝“箕子”因雙名“不合古制”自行改名為“衎 ”)。到了南北朝時期57個皇帝已經有18個採用了雙名。就此之後,雙名流行的趨勢愈加不可阻擋,兩宋18帝9個雙名,明朝的16個皇帝只有成祖用了單名“棣”。
而在民間,人口增長給單名的使用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特別由於中國姓氏數量相對稀少而分佈集中,使用單名往往會導致姓名全同,對區分識別個體非常不利——1800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出生的男性22%叫John,女性24%叫 Mary,這種命名方式如果在中國勢必會引發巨大的混亂。而隨着宋后宗族社會的日趨成型和愈發熾熱的修譜風潮,中國開始流行名中一字表示字輩的起名法。字譜輩命名法大大推動了雙名的盛行,到了明清時期,雙名已經成了新的規範和制度,人們已經完全忽略古人對雙名“不合古制”的批評了。
變化出現在民 國時期——宗族社會的影響漸漸減弱,加之久不流行的單名在文人看來頗有古雅之風,紛紛取單名為筆名,單名這才再次開始興盛起來。
雖然單名在清末民初時一度是文化人士顯示自身卓越品位的方式,但實際上,起單名有個極大的風險——單名重名率遠高於雙名,一不當心就會更俗。
如13年男孩單名中“睿”竟然佔到了2.59%,第二名 “浩”也有2.56%。若是單名有90年代的市場佔有率的話,在俗名排行榜上超過“子軒”之流必定是分分鐘的事。而且由於之前幾十年的巨大存量單名,目前全國重名最多的十個名字竟然都是單名,其中叫“英”的竟有4100多萬人。總體看來,要避免俗名,雙名乃至新近流行的三名才是不錯的選擇。
誰影響着我們的名字?
對不幸給孩子起了菜市場名的父母來說,發現名字爛大街的時候往往已經太晚了。有什麼辦法能夠預知什麼名字會成為菜市場名呢?
名字的流行雖然瞬息萬變,但是也有一些大體的規律,可供家長參考。
流行文化對姓名的影響不可小覷, 如在英國, 女演員 KeiraKnightley的走紅就讓Keira這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女名在2004年躥升到女名排行榜第99位。而英美文化,尤其是好萊塢的影響則讓不少本來來自英語的名字在法國迅速流行(如Dylan、Jason、Kelly)。而隨着追着瓊瑤阿姨,郭敬明和 《仙劍奇俠傳》長大的一代紛紛為人父母,“子豪”“峻熙”“子萱”等偶像劇味十足的名字也開始大面積盛行。
台灣雖然屬於中華文化圈,但是地理和政治都和大陸有區隔,所以台灣的“菜市場”名和大陸也相當不同——據統計,2013年台灣出生男孩十大名為 “宥翔”、“宥廷”、“宇恩”、“承恩”、“宇翔”、“宥辰”、“品睿”、“睿恩”、“宸睿”、“柏宇”。與大陸同期出生的男孩流行的名字截然不同。而1994年入學的台灣大學生(70 年代後期出生,不分男女)十大名為“雅惠”、“怡君”、“雅雯”、“欣怡”、“心怡”、“靜怡”、“雅萍”、“淑芬”、“淑娟”、“志偉”,也絕無大陸時代特色的 “建軍”、“紅梅”、“軍”、“紅”等名字。據“健保署”稱,台灣近年來越來越偏向於夢幻的名字。
事實上,菜市場名當中很大部分是起名軟件生成的。自1995年開始,中國的起名理念逐漸被一種稱為“五格剖象”的祈福法則控制。所謂“五格剖象”,是根據《易經》的“象”、“數”理論,依據姓名的筆畫數建立起來的五格數理關係,並運用陰陽五行,來推算人生運勢的方法。
比如最典型的“張馨月”,按照“五格剖象”理論,“張馨月”一名的“人格數”、“地格數”、“外格數”以及“總格數”都是難得的大吉大利。因此,“張”姓孩子的父母,儘管知道這個名字的重名率甚高,但仍執着地加入“張馨月”大軍。
取了俗名需要擔心嗎?
隨着交流手段的日漸發達和大眾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俗名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了,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可能父母並不用為給孩子起了俗名而擔心——近年雖然“子軒”、“子寧”、“子健”、“子劍”之類的惡性俗名頗多,但是總體而言,名字的集中度正在下降。
比起當年一個 Mary 就佔去24%人口的盛況,當今英國最流行的女名也不過能佔到出生人口的4%。而流行名字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美國和法國的姓名流行期都越來越短,人們喜新厭舊的習氣越來越重。
就中國而言,“英”這種一個名字四千多萬人的盛況已難再現。“偉”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長期位列男子常用名三甲的狀況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在“子軒”、“睿”等名字上複製。就連長期被視為台灣爛大街名代表的“怡君”也在近期終於摔出了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國家近年女名相對比男名更加多樣化,但漢語文化圈則顯然對給兒子起個有辨識度的名字更加上心——台灣十大俗名中明顯是女性名字的始終佔據三分之二左右的名額,而中國大陸全部人口的十大俗名 “英”、“華”、“玉”、“秀”、“義”、“明”、“蘭”、“金”、“國”、“春”中也差不多有六七個基本是女性專用名。
最近,可能是因為王思聰的關係,一股“思字輩”的起名新風正在襲來,“子字輩”大有成為明日黃花的兆頭,十多年後,當“子軒”們長大時,他們大概會發現除了同齡人外,鮮少有人和他們同名。 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