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讀書圖
乾隆騎馬圖
努爾哈赤畫像
康熙畫像
中國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清代是滿、漢、蒙等多種文化融合的時期,作為統治者的愛新覺羅氏家族,在取名方面深受漢文化影響,他們取漢名,定字輩,姓名模式與漢人完全一樣。此外,這個時期無論是漢族人還是滿族人、蒙古人,都偏愛取吉祥名。
前階段取名“原生態” 后階段逐漸漢化
中國歷史上真正統一全國的少數民族政權只有兩個:元代和清代。元代是蒙古族入主中原,蒙古人雖然大量吸收漢文化,但在姓名文化方面卻無意漢化。清代是滿族人統治江山,滿族人對漢文化的態度與蒙古人截然不同,他們既保留自己的文化,又儘可能吸收漢文化,這種文化策略表現在姓名文化上,就是保留滿族姓氏,而採用漢化名字。
清朝的建國史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努爾哈赤所創立的后金;第二階段是皇太極將后金改為清,並正式建帝號稱大清皇帝。清代滿族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名,也可以依此劃分為兩個階段,前階段的人名是“原生態”,后階段開始逐漸漢化。
早期滿族人名具有鮮明的漁獵文化色彩
早期滿族人的姓名,受蒙古文化的影響較大,完全沒有漢化跡象。如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是姓,努爾哈赤是音譯名,意思是“如同野豬一樣勇猛的人”。努爾哈赤的三弟名叫舒爾哈齊,意思是“小野豬”。努爾哈赤的四弟名叫雅爾哈齊,意思是“豹皮”。努爾哈赤十四子名叫多爾袞,意思是“獾子”。這些名字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採用動物名稱作人名。此外,早期滿族人還喜歡用滿語數字、滿語形容詞等做人名。如鈕祜祿氏的烏雲珠,意思是“九十”。這種取名習俗,具有鮮明的漁獵文化色彩。
清代第一個提倡用漢化人名的是皇太極。他上台後,借鑒漢人的統治經驗,沿明制不設宰相,以“內三院”(內閣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取代八旗旗主“共議國政”的體制。又設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讓蒙、漢人參政,實行“滿漢蒙一體”的民族政策。在取名方面,他一改傳統習慣,嘗試給下一代取漢化人名。他有十一個兒子,其繼承人是第九子,即清順治帝福臨,一些專家認為這個名字是“洪福來臨”的縮寫詞。
受皇阿瑪影響,福臨給下一代取名漢化程度更高。他有八個兒子,除長子名叫牛鈕(意思為“眼珠”)和四子無名外,其餘六子分別名為福全、玄燁(康熙皇帝)、常寧、奇綬、隆禧、永干,均為漢化人名。
乾隆定下規矩滿人不能取三字名
而康熙皇帝走得更遠,他不僅給下一代取漢化人名,還採用了漢人按輩分取名的方法,規定子輩用“胤”字,孫輩用“弘”字,曾孫輩用“永”字。雍正登基后,因其名為胤禛,為了避諱,其兄弟名字中的“胤”全部改為“允”字。康熙諸子人名皆有吉祥含義,如十三子名允祥,十四子名允禎,含“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之義。乾隆皇帝名弘曆,他登基后,不要求兄弟避諱。到他這一代,康熙所定字輩只剩一字,為延續下去,他根據自己所作“永綿奕載奉慈娛”詩句,取“永”字后“綿亦載”三字,接續在“胤(允)弘永”後面。他傳位給嘉慶皇帝永琰時,為免永琰兄弟避諱改名,反將永琰改名為顒琰。道光皇帝也沿用此例,他原名綿寧,即位后改名為旻寧。同時還為後代添加了“溥、毓、恆、啟”四個字輩。
咸豐皇帝屬“奕”字輩,名奕詝,遵祖宗先例,他也沒要求兄弟避諱,其後同治、光緒、宣統幾朝王室成員均不用改輩分字。咸豐時,添加了“燾、闓、增、祺”四個字輩。清帝室的人名,還有一個規矩,就是字輩后的另一字偏旁要相同,如“允”字輩人名后一字均為“示”字旁,“永”字輩人名后一字均為“玉”字旁,“奕”字輩后一字均為“言”字旁等。
清代的滿族人取名,流行用漢文的吉祥字眼,如裕親王名叫福全,還有希福、永祥、崇善、富祥、貴福、壽山、福海、貴祿、常壽、常有等,都是滿族人流行用的名字,證明滿族人偏愛漢人的吉祥文化。但取吉祥名是有規矩的,清代滿族人取名不能用三個字,只能用兩個字,以與漢人名相區別,這是乾隆皇帝定下的規矩。當時貴州按察使名叫喜崇福,他進京辦事,乾隆見到他就很不高興,指責說:“‘喜崇福’三字,竟似漢人名。”其實,漢人名大部分都是單名或二字名,極少三字名,二字名加上單姓才有三字。因當時漢人多為單姓,取二字名,乾隆便以為三個字是漢族人名的特徵。喜崇福本以為自己的名字很吉利,沒想到犯了皇帝的大忌,當了一回冤大頭。
為避“文字獄”
取名含蓄而古奧
清代的漢人名,多為二字名,單名較少。在二字名中,既有李思忠、孔有德、張存仁、尹繼善之類的“儒名”,又有曾國藩、許定國、方國棟、傅振邦、王安國之類的陽剛霸氣名,更多的是吉祥名。吉祥名可以分成幾種:一種是寓意流芳百世,如李永芳、劉芳名、楊名高、戴名世、楊名時等;一種是寓意科舉高中,如唐殿魁、許占魁等;一種是寓意吉祥、幸福、喜慶、好運,如王永吉、沈志祥、趙吉士、尚可喜、金運昌、劉永福、洪亮吉等;一種是寓意長壽,如朱鶴齡、崔長生、喬松年、陳紫芝等;還有一種是以龍、鳳、麒麟、虎等瑞獸為名,以圖吉祥,如馬如龍、于成龍、佟鳳彩、儲麟趾、李應麒、余虎恩等。此外還有趙開心、陳進寶、王得祿、朱天保等吉祥名。
以用字頻率統計,清代漢族人名中出現較多的字是“文”、“鼎”等字,如王文治、李文田、沈文奎、丁文盛、田文鏡、梅文鼎、潘鼎新、梁鼎芬、王鼎銘、孫家鼎等。清代還出現了不少“之”字名,但“之”字不像南北朝人名那樣出現在二字名中的后一字(如王羲之、王獻之等),而是多數出現在上一字,如張之洞、陳之遴、李之芳、朱之弼、勞之辨、祖之望、王之敬等,這也是清代人名的一個特色。
數字名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南朝梁時有江子一、江子四、江子五等名,元代只准沒有地位的漢人取數字名,但清代滿人並不以此為賤,樂於採用數字名,一般以出生時祖父的年齡或父母年齡合計的數字為名。清代漢人也喜歡取數字名,但二字名往往不是純數字,而是數字另一字,如吳三桂、趙一桂、袁甲三、劉坤一、楊三知、黃式三、張三愛等,單名也有採用數字的,如李三、任四、李九、梁九等即是。
清代“文字獄”盛行,因名惹禍的事件時有發生,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許多知識分子取名不敢太張揚,二字名的兩個字的字義往往沒有直接聯繫,顯得含蓄而古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般人很難看出有什麼含義。如魏象樞、趙申喬、徐乾學、姚締虞、顧陳垿、彭孫遹、潘檉章、傅維鱗等名,均無十分明顯的含義,這類名字的出現也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鍾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