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喜用漢名 元代人名保留原生態(鍾葵)
遼金喜用漢名 元代人名保留原生態(鍾葵) 遼 李贊華 《東丹王出行圖》 八曲菱花金盒(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 元世祖畫像   中國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西夏、遼、金、元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因這些政權的統治者對漢文化所持的態度有所不同,造成各少數民族姓名文化的漢化程度也有所差異。西夏、遼、金人名漢化程度較高,元代蒙古族人名則保留了「原生態」,史書中記載的名字都是音譯名或意譯名。   從人名可看出民族文化融合的曲折過程   五代十國以後,中國出現了幾個與宋朝分庭抗禮的少數民族政權,北有遼、金,西有西夏。到了十三世紀,蒙古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全國的政權——元王朝。   少數民族的人名,在中國姓名文化史上是饒有趣味的一章,從中可以看到各少數民族對漢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文化融合的曲折過程。在五代十國之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已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當時入主中原的各少數民族,由於嚮往中華文明,不僅把原來的姓氏改為漢姓,還取漢名。雖然北齊的奠基者高歡和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曾阻止漢化,但仍阻止不了少數民族文化融入漢文化的大趨勢。如北魏統治者原是拓跋氏,后改為元氏,從道武帝拓跋珪至獻文帝拓跋弘都以拓跋為姓,孝文帝以後改姓元。   西夏的開國皇帝是李元昊,小名嵬理,党項族人,其祖先是鮮卑拓跋氏。唐僖宗時,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被賜姓李,封夏國公。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誰當皇帝,李氏(拓跋氏)皆稱臣納貢。北宋時,宋太宗賜李元昊祖父姓趙,所以李元昊又叫趙元昊。   元昊在稱帝前,廢除唐、宋朝廷賜予的李姓、趙姓,復党項人姓氏,自稱嵬名氏,並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還頒佈脫髮令,不準部族人用漢人髮式,想在文化上脫離漢文化圈。但又做得不徹底,在制定禮制時,又不得不沿用漢族的禮樂制度。元昊當了十年西夏皇帝,意外地死於兒子刀下。繼位者李諒祚在文化政策上與李元昊完全不同,他不僅不排斥漢文化,還大力倡導儒學,以漢文化為正統,繼續採用漢名。後來的繼位者也取漢名,如惠宗叫李秉常,崇宗叫李乾順,仁宗叫李仁孝,獻宗叫李德旺等,這些名字都表現出濃烈的儒家文化色彩。   契丹人名漢化深 有姓有名也有字   遼代是以契丹族為主建立的王朝,契丹人的姓氏很少,只有耶律氏和蕭氏兩個。遼代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非常喜歡漢文化,在姓名方面以取漢姓、漢名為榮。據《遼史·后妃傳·序》記載:「太祖(耶律阿保機)慕漢高皇帝(劉邦),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蕭何),遂為蕭氏。」「乙室」和「拔里」是遼代皇后的族系,耶律阿保機崇拜漢高祖劉邦以及輔佐其統一天下的蕭何,便親定皇族耶律氏兼稱劉氏,賜皇后族姓蕭,包括一些大臣也姓蕭,期望他們像蕭何一樣以輔佐大遼皇族為己任。   契丹人的姓名模式,幾乎與漢族人一樣,有姓、有名,也有字。如遼太祖名億,字阿保機;遼太宗名德光,字德謹;遼景宗名賢,字賢寧;遼末代皇帝天祚帝名延禧,字延寧。既然皇帝的姓名已經漢化,朝中大臣自然也不甘落後,大部分官員都有名有字,如耶律羽之字寅底哂、耶律魯不古字信寧、蕭繼先字楊隱、蕭討古字括寧等等。不過,契丹女子一般都無字,甚至連正式的名都沒有,只有小名,即使貴為皇后,也是如此。《遼史》記載的后妃中,只有太祖淳欽皇後述律平、景宗睿智皇后蕭綽二人有名,其他的只有小名。   契丹人的漢化名字,還可以了解到遼代的文化思想和社會風尚。耶律學古、耶律弘古、耶律老古之類的名字,反映了契丹人對中華古文化的仰慕和熱衷。耶律義先、耶律信先、耶律仁先、蕭孝誠、蕭孝友、蕭惟信、蕭德等名字都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契丹族最早信奉的是原始的薩滿教,漢化以後,又信仰佛教和道教,但契丹人的「佛名」和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佛名」有所不同,後者常用「僧」、「法」、「曇」等字眼,契丹人則直接以「和尚」入名,如耶律和尚、蕭和尚等。此外,還出現了蕭觀音奴、蕭慈氏奴、耶律大悲奴等名字,遼聖宗耶律隆緒的小名也叫文殊奴,反映了當時觀音、彌勒、文殊信仰已相當普遍。有道教意味的名字相對少數,史冊記載的僅有耶律仙童等數個。   女真姓氏尤其多 本名漢名雙軌制   金朝是位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權。與契丹人姓氏很少恰恰相反,女真人的姓氏特別多,據《金史》和金代碑刻的記載,共有一百多個,如完顏、夾谷、拖滿、徒單、紇石烈、抹撚、吾古論、溫敦等,其中完顏氏是皇族。   女真人姓名的漢化程度,和契丹人差不多,但很多人只取漢名,不取字,姓名模式是本名、漢名雙軌制。有一個或兩個以上本名,有一個漢名。如金太祖的本名是完顏阿骨打,漢名是完顏旻;金太宗的本名是完顏吳乞買,漢名是完顏晟。人們所熟知的金兀朮,「兀朮」是他的本名之一,其他本名還有斡啜、斡出等,其漢名是完顏宗弼。女真皇族對宗族的強盛和持久發展非常渴望,金太祖、金太宗、金世宗給下一代取名,都寄託了這種願望。金太祖諸子人名中,有完顏宗雋、完顏宗傑、完顏宗強等;金太宗諸子也多有「宗」字,如完顏宗磐、完顏宗固、完顏宗本、完顏宗乾等;金世宗給諸子命名偏愛「永」字,如完顏永中、完顏永功、完顏永成、完顏永升等。   金代女真族對儒家文化的吸收,特彆強調忠孝禮義,所以這類名字尤其多見,如仆散忠義、獨吉思忠、抹撚盡忠、唐括安禮、烏古論禮等。當時的佛教信仰反映在人名上,與遼代契丹人的「佛名」有相同的特徵,流行用「和尚」二字,如伯梅德和尚、奧敦丑和尚、完顏陳和尚,偶爾也以「僧」字入名。此外,女真人偏愛取吉祥名,「壽名」有烏古論慶壽、紇石烈鶴壽、孛術魯福壽等;徒單合喜、徒單四喜、赤盞合喜等名字則屬「喜名」。   國號雖取自《周易》   姓名卻無意漢化   元代是北方蒙古族入主中原,蒙古人雖然在文化上大量吸收漢文化,但在姓名文化方面卻無意漢化。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即取《周易》中「大哉乾元」之意,國號漢化了,人名方面,蒙古貴族既不改姓(孛兒只斤氏),也不改名,繼續用本族名,因此元代少數民族人名基本上都是音譯或意譯過來的名字,很多名字讀起來佶屈聱牙,其義難曉。至今為人們所熟知的,只有一些響噹噹的歷史名人,如成吉思汗、拖雷、蒙哥、忽必烈等,其他人即使貴為帝王將相,也沒有多少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如元仁宗名叫愛育黎拔力八達,元天順帝名叫阿速吉八,元順宗名叫妥懽帖睦爾。   蒙古貴族不僅不用漢名,還讓漢人學習蒙古語,故當時漢人名以蒙古語為名,對有功之漢臣,朝廷還賜以蒙古名,令熱衷於功名者趨之若鶩。有趣的是,因元代統治者不禁止色目人學習漢文,所以色目人仰慕漢文化,紛紛以漢語命名,如廉希憲、高克恭、趙世延、馬祖常、顏師聖、丁鶴年等少數民族人都取了漢名,反映出當時多種文化融合的現象。   由於元代人名多為音譯或意譯,出現了很多接近名甚至重名,很多人叫「不花」、「海牙」、「帖木兒」、「脫脫」,經常讓人分不清誰是誰。還有一些名字翻譯過來顯得粗俗和意義不佳,如石抹狗狗、亦黑迷失、高鬧兒、囊加歹、答里麻、直脫兒等,這些名字雖然質樸有趣,在中國姓名史上別開生面,但遠不如漢化名字那麼高雅有內涵。在這方面,西夏、遼、金的少數民族比元代蒙古人對漢文化似乎更具有包容心。來源: 廣州日報(廣州)  文/ 鍾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