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徽州,徽派建築就是一首古典的格律詩

風水徽州,徽派建築就是一首古典的格律詩

風水徽州,徽派建築就是一首古典的格律詩



1596.jpg


這裡曾經是一批名道的活動場所。經過千年實踐總結,先民們漸漸豐富了環境選擇理論,他們以山水作為試驗場,在師法自然的同時,雜糅進儒道釋和宗族禮法,創造了兼容並蓄的徽州風水學。


獅象把門、園林鎖口的風水格局,孕育了靜謐祥和的日常生活。清晨,和煦的春風穿過村口的風水林,喚醒睡夢中的村莊。攝影/袁蓉蓀


建築徽州


如果說建築是無言的詩,那麼徽派建築就是一首古典的格律詩,在平仄對仗中尋求審美的愉悅。徽派建築結構方正規矩,遵循着儒家倫理的等級觀念,但在細節處卻精雕細鑿,精美華麗。仔細玩味其文化內涵,儒商的精神氣質隨處可見。


2338.jpg


馬頭牆與飛鳥


從天井一角向空中望去,馬頭牆優美的弧線挑破了屋檐方正刻板的輪廓,恰好一群鴿子盤旋在藍天上……看到這一幕,坐在天井下的人猶如欣賞一幅畫。供圖/微圖


有夢是徽州



擁有一府六縣的古徽州,藏在皖南大山裡。這裡民風純凈,尚儒重商,近800年的歷史,創下了獨具特色、精妙絕倫的徽州文化,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傳統農業社會的樣榜。明代文人湯顯祖說:“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古徽州,如今儼然是現代中國人的夢鄉。

3266.jpg


日出


盧村位於安徽黟縣東北部宏村以北1公里,文風昌盛,名人輩出。村西小溪名下門溪,村東小溪稱前街溪,至村南匯合而成豐棧河。村落依溪而建,晨曦之中,水光山色,雲霞盡染,如處洞天福地。攝影/方君堯


徽人的路

4237.jpg


圖為歙縣石潭村,四月初,油菜花方開,夜晚的山路上,一輛輛汽車為山丘圍上了優美的光帶。徽州村落散布在大山之中,徽人出行多依靠山間古道,那些古道送出了一個個名動天下的名臣、大儒和富賈。徽人在修建古道時往往會在路邊設亭,供行路人休息。如今公路已經通向山間,古道或荒蕪或成了公路的一部分,但道邊小亭依舊,古風恍然如昨。攝影/黃友平



西遞的夜


5217.jpg



圖為黟縣西遞村的夜景。這座精緻的村莊,與它的名號世界文化遺產相當。西遞的建村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宋朝曾在此設立過驛站,因三條小溪從村莊向西流去,故稱西遞。這裡走出過重臣富賈,富庶而輝煌的過往給小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而今歲月雖然褪去它的鉛華,卻更有別樣風韻。攝影/黃友平


水口的風景

6189.jpg



如果把村落的形貌意會為有生命的活物,就可以把流經村莊的水,看作是村落身體的血脈,有了血脈氣息,村落就活了。
黃山腳下的歙縣以徽墨和歙硯聞名,看慣了徽州的粉牆黛瓦,在這裡我似乎找到了發觸的筆端。桌上的一方硯台,是幾年前遊覽購得,耕種閑暇的老牛,一泓水塘,半輪清月,婉約出天光山色,自然地舒展紋理,將徽州的千村萬水,呼之欲出。


7141.jpg


清初,唐模商人許以誠在蘇浙皖贛經營當鋪,他的母親想去杭州西湖遊覽,無奈山高路遠不便成行。許以誠便不惜巨資模擬西湖景緻,在村頭修築亭台樓閣、水榭長橋,供母娛樂,俗稱唐模“小西湖”。圖即“小西湖”景緻。


皖南古村落太多,從徽派建築,山川形勝,到聽不完說不盡的文人商賈軼事,旅途歸來,還有遊離在路上的感覺。但是,這方玩硯,讓我放佛把一個村落握於手中,悉於心中。被譽為“中國水口第一村”的唐模,水口的十畝方塘,就這樣濃縮於方寸硯池。“唐模棠樾,餓死情願”,這句徽州諺語,反映了這兩個地方的鐘靈毓秀。遙想當年從歙縣古城出發,僅僅十餘里路程,其間穿過紀念碑式的棠樾牌坊,聆聽到徽商和徽州女人的興衰榮辱,帶着一絲悵然,來到唐模的時候,我有一種釋然回家的感覺。






流口鎮是新安江源第一鎮,三江匯流,聚氣生財,古鎮、橋樑、山水形成顧盼有情的風水格局。攝影/吳若峰


別有洞天


唐模以“水口村落”為特徵,水口一詞,起源於原始的天文地理觀。古人觀察到太陽每日東升西落,河流自西往東,於是想象,西北的天是傾斜的,東南的地是低平的,加上傳說中的“共工怒觸不周山”,撞斷了天柱,所以,河流從西北而來,向東南流去,就成為村落選址規劃的理想格局。水流出入的地方,被稱作“水口”,其中入水口稱“上水口”,出水口稱“下水口”,而精華更在下水口,這裡要山環水抱、顧盼流連、聚氣藏風,才能留住水所比附的財氣。上、下水口又恰似“天門”和“地戶”,天門開財源來,地戶閉財富留。遠古的天人合一觀,就這樣通過一條河流與村莊的關係表達出來。


山、水、樹是水口的三大要素,入山尋水口,登局定名堂,村前的山無論高低,形成對峙之勢就是佳境,以獅山、象山或龜山、蛇山命名它們,稱為“獅象把門”、“龜蛇鎖鑰”,寓意着吉祥平安。蜿蜒的曲流順着山之形、水之勢,從兩山之間的豁口流入,蓄積成一汪池塘,再進入相對閉合的村莊,與人們的生活發生交集,這就是理想的上水口模式。而我們的唐模之旅,則是從水之精華——下水口開始。 作者: 李小波 張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