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廷玉教授:沒有《周易》王陽明會是什麼樣的人?

吳廷玉教授:沒有《周易》王陽明會是什麼樣的人?

 


 若要說起寧波歷史名人,王陽明絕對是標杆級的人物。這位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孔孟朱王”儒家四哲的大學者,被公認為是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的“真三不朽”,實現了古今聖賢的最高人格理想。

    6月28日下午,在寧波市閱讀學會舉辦的“悅讀寧波”講座上,王陽明的故事吸引了滿屋子的聽眾。原寧波工程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上海社科院兼職研究員、現任寧波大紅鷹學院陽明講堂主持人的吳廷玉教授,與寧波市民分享了這位寧波古代“重量級”鄉賢的奇聞軼事,尤其是這位曠世大儒與《周易》之間的淵源。原來,《周易》這本堪稱“國學巔峰”的奇書,竟是王陽明人生拐點的一枚指南針——


    相逢之前 它是傳奇 孔子為之傾倒 他是憤青 天賦異稟而平步青雲

    《周易》是一個傳奇,王陽明也是一個傳奇。

    《周易》給人的印象,大概總是奇絕詭異,深奧艱澀的。吳廷玉說,關於它的由來,有很多傳說版本,比較主流的說法叫“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指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是上古、中古、近古。上古時期的伏羲氏,創製了八卦圖,中古時期的周文王將八卦演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解經。

    重點要說說孔子。他可能是《周易》最忠實的粉絲了,不僅寫讀書筆記,還極力為易經點贊,叫“贊易”。光點贊還不滿足,孔子還寫了十篇讀書筆記,也可以說是十篇論文,這就是流傳後世的《易傳》,也是幫助後世人們理解易經的最好注釋。

    孔子對《周易》的痴迷,創造出了一個成語典故——韋編三絕。古時的書是竹簡,以堅韌的牛皮繩來串聯固定,孔子痴迷易經,走到哪裡,就把易經帶到哪裡,白天看、晚上看,展開、合上,展開、合上,以至於拴易經的牛皮繩先後斷了三次。後人於是用這個成語比喻讀書的勤奮。在孔子的推崇下,易經進入了儒家經典的主流,被尊為群經之首。

    生於官宦之家的王陽明,年少時是肯定接觸過《易經》的。他是紹興王羲之的後裔,祖父王倫官至翰林院修撰,父親王華中過狀元。王陽明可了不得,6歲就能拾金不昧,12歲就能說出“做人第一等大事並不是中舉登第,而是讀書學聖賢”這樣有眼界的話來。28歲,他進士及第,常給皇帝寫建議書,叫父親看,父親看了以後給他批了一個字:狂。34歲,他首次在京講學。

    總體來說,王陽明的前半生非常順遂,而且是個標準的憤青。“人不能太順,憤青也是要倒霉的”,吳廷玉話鋒一轉,開始講述這個天才少年,如何栽了一個大跟頭,幾乎毀掉自己的人生。

    因緣際會 跌落人生低谷的王陽明 因一個卦象而直面命途

    1505年,明孝宗去世,15歲的太子即位為明武宗。宦官劉瑾趁機專擅朝政,排擠異己,許多上書進諫的正直官員或被殺,或下獄。次年,王陽明站出來仗義執言,為諫官撐腰,直接撞在了劉瑾的槍口上,被杖四十,隨後貶到了貴州龍場做驛丞。

    王陽明走到杭州,遇見了自己的弟弟王守文,就寫詩云:攜汝耕樵應有日,好移茅屋傍雲山。意思是等我熬過這幾年,咱就一起回家種田去。言辭中頗有灰心和歸隱之意。弟弟一看,哥哥這身體也熬不住啊,乾脆留他先住在杭州調養調養再說。王陽明就順勢留了下來。卻憤青之心不死,開始在杭州講學,結果風聲傳到劉瑾耳中,立馬找錦衣衛去追殺王陽明。

    趕緊逃吧!聰明絕頂的王陽明製造了一個“假死”現場:將自己的鞋襪丟在錢塘江邊,讓人以為他已投江自盡。沒想到,假戲差點成了真:他坐的船不巧遇上颱風,翻了。好在他水性還不錯,順流漂到了武夷山一帶,然後在這裡,偶遇了一位故人。

    故人是位老道士。王陽明17歲那年去江西南昌迎娶妻子,新婚之夜他逃離酒席外出閑逛,在一座名為鐵柱宮的道觀里,認識了這位年過九旬的道士。兩人相談甚歡,王陽明連洞房之夜都忘了,第二天才被岳父家的人找回去。沒想到,十幾年後兩人又在另一個地方重逢了。老道士說,我在等你。王陽明大驚,地球人都知道我跳江死了,你怎麼知道我會來這兒?道士說:二十年前曾見君,近來消息我先聞。王陽明續了兩句話:移家便住煙霞壑,綠水青山長對吟。

    天災人禍的連續打擊,對王陽明來說的確有點迷茫,他想拜道士為師,就此出家。

    老道士阻止了他的遁世之意,說,你不能跑,如果跑了,讓劉瑾知道你既沒死又沒有去龍場,你就是欺君大罪,你的全家都完了。來,我給你算一卦。

    這就是成就王陽明人生拐點的“異人一卦”。

    道士占出的卦象叫“明夷卦”,卦辭寫到:明夷,利堅貞。光明掩蓋在大地之下,被壓抑了,但要正視艱難。孔子進一步註解道,明夷卦象徵著蒙受了大難,但要學習周文王和箕子那樣,千萬要在困境中堅持下去。

    經歷了重大挫折,六神無主,充滿避世之意的王陽明,好像一下子有了信心,他從卦象的推演中,認識到了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危險已經過去了,人生還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完成。

    “這一卦堅定王陽明的大任信念,在他人生最倒霉的時候幫助他站立起來,奔赴龍場,才有了‘龍場悟道’和後來一系列的輝煌。如果這個時候他逃避了,跑到深山老林,那後面的一切都沒有了。”吳廷玉說,後來的王陽明在易經智慧的引導下,成就了整體人格的完善,成為了“真三不朽”。

    他的後來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 確立了道德理想主義

    “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這是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的預言。”隨着吳廷玉的娓娓解讀,令人感覺到,王陽明這位聖賢也確實配得上這頂高帽,因為他給後世留下的精神財富,實在太豐厚了。

    首先,他確立了以道德、良知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義,正如他祖父為他取的名字“守仁”一樣。守仁,出自《論語》,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智商很高、智力超群、很有智慧,那麼確實可以得到很多東西,但如果光重視智力、知識,不講品德、人格,那麼得到的東西最終也將失去。

    吳廷玉很希望人人都來學學王陽明,這對於救治當今社會唯利是圖、物慾橫流等弊病,是一劑特別有針對性的良藥。創業靠知識、智慧、智商,但是守業主要要靠品德、靠人格,所以古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

    怎麼學王陽明呢?除了先理解他“致良知”的道德理想主義,吳廷玉還列出了幾條很接當下社會地氣的“學習提綱”。

    比如,學王陽明的價值觀。他的價值觀非常正,用學術語言來說,叫“堅信自我主體性圓滿自足,確立價值自居”,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解釋,就是“要有擔當”。“這個價值高高地就在那裡,我就自居,我就認它。這種東西恰恰是我們今天最缺乏的。”

    也可以學王陽明多元和諧的文化取向。他學朱熹,也學陸九淵,但都是批判地繼承,不完全肯定他們,也不完全否定。而且王陽明喜歡結交道教、佛教的朋友,他精通佛、道、儒各家的思想,融會貫通,為當今全球劃時代多元文化交流溝通提供了歷史的借鑒。“我們現在提倡‘正和博弈’,你好我也好,大家都好。”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學陽明學的核心——“知行合一”,真知力行,這對強化執行力、行動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吳廷玉說,當今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知行不合一,知行兩張皮,說歸說做歸做。比如,有些商家當面好話說盡,背後壞事做絕,造成了社會整體性失去公信度,大家都不誠信,誰誠信誰倒霉。這樣的社會積弊,必須通過知行合一來解決。

    它的後來 群經之首《周易》 高端粉絲一大群

    吳廷玉認為,易經是中國文化最為清澈的源頭活水,也是中國文化的制高點。雖然它很深奧,但一旦爬上頂峰,理解了易經,那麼回頭再領略中國文化的風景,就很輕鬆了。

    這部流傳幾千年的巔峰神作,征服了許多古今學者。王陽明之後,明朝又出了個名臣,叫張居正,他也是名副其實的“周易粉”。在他的一封私人信件里,與友人說過這樣一番悄悄話,說他自己私下認為其他經書都是在講格言,真正有用的,只有一部《周易》。小到起居,大到治國平天下,無一事不有微機妙用,無一事不可至命窮身,你別想把它全部搞透,能得到其中一兩點就夠夠的了。

    不僅在中國,《周易》的粉絲還遍布世界。

    吳廷玉舉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現代計算機技術奠基人,“二進制”發明者,德國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當年,他看到了傳教士從中國帶回去的伏羲八卦圖,深感震驚,一下子受到了啟發。陰就是0,陽就是1,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算法,多少代數學家苦苦研究沒有弄出來的問題,中國好幾千年前就把這個解決了。

    從此,萊布尼茲迷上了中國,甚至給當時的康熙帝寫信,希望成為中國公民,並在中國建立研究院。可惜最後未獲允許。

    還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德國的海森堡和丹麥的波爾,他們各自的論文《測不準原理》、《相生相剋原理》,也都借鑒了易經的智慧。當丹麥國王決定為波爾授勛,讓他自行設計勳章圖案時,波爾在勳章的正中畫上了太極圖,表達了對中國太極文化、周易八卦的高度敬意。

    “為什麼周易八卦能夠把人世間這麼複雜的事,這麼透徹地解說出來呢?就是因為它有一套非常精妙的、複雜的運算系統。”吳廷玉說,《周易》並不是人們通常印象中的算命書或封建迷信,而是一種凝結古人智慧的理論系統,曾有哲學大師形象地將之比喻為“宇宙代數學”。易經的推演如同代數體系,所以歷經千年,它依然會有無窮的現實意義。 來源: 現代金報 通訊員 陳金菊 記者 余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