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行業行規不可忽視,作為一個風水師的必備條件(網傳)

風水行業行規不可忽視,作為一個風水師的必備條件(網傳)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遊戲規則或者獨特的行規,命理、預測、姓名學,數術界的執業者,從業者或工作者一樣也有行業的行規。數術都有相通之處,大道之源都是《易》,所以只要其在各自學術領域有很深造詣,自己後天再去苦修風水學,那照樣可以有機會成為合格的風水師。

下文是從一名專業的風水師角度,來談談真正風水行業裡面的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風水行業行規不可忽視

風水作為一個盛行千年的行業,是有其特定行規的。下面只舉幾點:

一、三年尋龍,十年點穴。

    風水是門實踐的大科學,光有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古代地師是憑兩條腿跑遍名山大川的,必須親自用腳去量,沐風櫛雨,十分辛苦。這條行規就是說:勘察來龍去脈大環境,至少得用心花三年時間去跑;點出一個真正好的地方,至少得下十年的苦功。以前的風水師是極度負責的,這就是為什麼那些一代宗師勘出的宅子可以千年不衰——用心的結果。

   當代一些混飯吃的風水師給人勘宅時,走走過場,實質的工作什麼也沒做,卻拿大把鈔票。這是極不負責的行為,為專業的風水師所不齒。

二、醫藥不明殺一人,地理不明殺全家。

    作為一名風水師責任重大,絕對馬虎不得。醫生醫錯了頂多殺死患者,而風水看不好,禍及客戶全家或者整個家族。這個責任,風水師要明白,這個惡報誰也背不起。

三、數術者宿命——四大殘缺(殘、病、窮、鰥寡孤獨)

    中國有諺“泄露天機必遭天譴”。意思是說,擅自改變他人甚至整個社會正常的發展軌跡,即使是善意的,也要遭受天譴。因為凡人智慧有限,只能窺見一斑,不能了解全局,自以為善意改變某人的命運,但“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家飽暖千家怨”,連鎖反應會改變更多人的命運,是好是壞就難以掌控了,所以老天要譴責。而數術者最容易泄露天機,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好命師非盲即瘸,水平高超的預測師也很多體弱多病。

   而背負着客戶全家幸福的風水師,受這四大殘缺之苦的機會更大,鄭重奉勸要錢不要命的非專業風水師,為了您個人及子孫後代的幸福,慎重反思吧!

四、封紅

    風水師收到豐厚的紅包其實有道理,正因為每次執業風水師都要肩負極大的責任,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所以獲得福主的紅包並不過分。然而,封紅的意義絕非這麼簡單。因為各地、各派的規矩不同,本文只從宗教一方面論述。

    風水涉關天機,而在因果上,主顧關係與債務關係不同,一個紅包可以轉換很多東西,有時風水師不得不受,不受反損,即使至親骨肉也是如此。而宗師接受的是功德費,因為他們不昧因果,明白數術行業的危害,所以拿此費用去做功德,並非為了自己。

    這就是說,作為風水師,紅包不得不收,收了就擔了通天的責任,絕對不能瞎收,拿人錢財不與人消災,必會自食惡果。這裡面涵納的,就是為何歷史上的風水宗師最後不是入道就是入佛的原因。

五、楊公行規——忠臣、孝子、義士、節婦免費

    風水師不是唯利是圖的。風水行業的祖師楊公筠松,為上述四種人看風水是不收費的。他老人家的規矩是富者多收,貧者少收或不收,而做出來的陰陽宅,又的確讓人大發富貴,所以世人尊稱“楊救貧”。這裡為何又可以不收呢?因為這是去邪扶正做功德,這個因果楊公能背得起。因此,在收受紅包上,風水師當有所為亦可有所不為,不必受行規束縛,扶危救困的事應當多行。楊公千載之下盛名不衰,是有其道理的。

    風水行規很多,以上只列重點,希望從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人引以為鑒,大家一起努力重振風氣,讓風水科學和藝術真正為和諧社會服務。

作為一個風水師的必備條件。

(1)、要對空間及物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具有強大而敏銳的感知力和觀察力。

(2)、要掌握一定的地球物理學知識,要了解地球所產生的物理能量在不同地域,不同點位對人產生的生物場和地磁場的作用力。還應對各地的水文地質有較全面的了解。

(3)、要掌握一定的氣象學知識,應對各地的氣象氣候和各種環境因素了如指掌。

(4)、要具有較全面的建築學知識,並對室內外設計傢具布置商店鋪面、辦公室、工廠、政府機關學校等設施都要有較全面的知識。

(5)、要熟練掌握風水學的理論和勘測方法,能熟知巒頭、理氣、龍、穴、砂、水、風、天干、地支、八卦運算、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八宅九星、三元九運等機由及變化,不但能準確地推斷住宅、陰宅各項禍福信息,還能對風水的不同吉凶現象作出相應的加強改變。

(6)、要具備現代心理學知識,還要有一定的醫學、營養學、佛學、道學、氣功學、儒學知識,才能夠較全面地為廣大民眾服務,為人們排憂解難。

(7)、百事孝為先,尊師重道,風水師應作為敬祖孝祖的表率,千千師祖,萬萬師尊才會蔭佑你終身。

地理風水本來是好事,但要從保持環境、保持水土、凈化大氣、節約用地、持續發展的原則出發加以應用,要與時俱進,土葬必須改革,火葬也要從簡,以原土一尺為安,植樹獲蔭,多而無益反為不利。切忌大立碑石,鋼筋混泥土磚牆是自斷氣脈自我作囚,宜乘天地自然精微之氣。

(一)、求福造福以誠為先。

   不管是請人看風水還是替人看風水二者都必須以誠心誠意為先,心之不純即意念不純,氣也無定,氣不定則不可能陰陽二氣合一,更談不上獲福了。若是誠心誠意即使不能獲得很好的風水,但也不至於大凶,縱遇凶也會減力。好風水莫於好心,好心莫過於積德。


(二)、風水可鎮不可掘,怨家宜解不宜結。

   石膏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害人更損已,人危已先滅,損真龍大地必危及社稷。這是說不要利用風水原理去做損害他人與人結怨的事情,更不可無端破壞他人風水掘損地脈,天地之間的興衰自有規律,不可人為改變破壞,危及他人的同時必將加速自身的滅亡,只有在剋死作孽者之後才克壞他人,藉助手他人之手也一樣,如果損壞了真龍大地(大地域的生態氣脈)那麼整個國家都要受到危害,可能會發生嚴重動蕩或災變,如果是干龍、大尊貴龍或江河被嚴重損壞,那麼必將發生天地氣運的大轉折,人心會因氣流改變而燥心大起,社會秩序也將被打亂。

(三)、好地需要用對法,發福還要看時運。

   陰宅陽宅各不同,企業個人有分別,好地還要配合命,立向更要看年月。看到真地好地不可自用,真龍正穴不可輕取不可亂挨穴地幾分。這是說好地取用時要天時地利人和方法配合得當才可發揮作用,好地不可隨便自用,真地不可輕取亂挨,即使只在旁邊作取或挨幾分地穴,也算是破壞了地脈,真穴也會作廢,禍將由此而生,同時也等於暴露了地理機秘世人一看便知!  

(四)、小地看福德,大地看機緣。

   福薄緣淺不可佔大地,時運未到不可強造強佔地脈。這就是說看地求地先要看看自身的福份命格和德操來決定,貧者取富局,危者取平局,富者求人丁保長遠;貴者求安康保平穩,智者勇者取貴局以濟世,各取所需同時還要看時運到與不到。現今社會因為資訊方便交通發達,求取風水也就變得更為容易,於是有些人不遠數百里甚至千里去尋真龍寶地,並不惜巨金買下視為私有,竊以為只要三元中的某運一到便可大發特發,真是大錯。據考證分析凡是大地真龍行運一般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輪到一回,有些好地一個家族住了幾百年後才發一次,還有的三五百年也未見發,如韶山毛澤東祖輩自明洪武年間就已開始居其地,幾百年間未有顯達者,直至五百年後才出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有一些風水寶地居之幾百年不發一遷到別地就大發其祥,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之祖地。更有奇怪者別人家氏住了幾百年未發,而有人剛一搬入便生貴子甚至有過路暫住而發福者。所以說富貴之地亦要看機緣。特別說明現在流行的三元玄空大元法用來測斷坐向之當運與否尚可,但斷龍運勢運則萬萬不可,真龍行運不從三元(天運),而從干龍和乾坤大卦,三元九運乃是天星行運,對應的是天氣(外氣),而乾坤大卦才是地龍行運,對應的是地氣(內氣),只有當內氣外氣同時相臨交互感應相生時真龍才能大吐精華,精英貴人才能應運而生。這是本門數十代先賢祖師們幾百年來集體智慧得出的經驗總結,即便歷代風水大家和朝中國師們也無能窺其邊。至於天運地運何時同到,天氣地氣交於何點(方位),如何推測這還是個秘,無法得知也不能得知!據先師說古聖賢們是觀天垂象據之而斷,可見此是天機禁學非人力可妄為!

   大地不管貴局富局或豪強之局,都不可輕取亂用,屬山川珍奇數十萬人只可用一,百十年中止得數處,縱是富貴亦有很大的風險,弄不好求福反禍,實在得不償失於人於已都是不利。至於那些大富大貴世間少有的真龍大地,百餘年間方可視時運地運世運人德作一,不看不求為好,因為這樣的地多數是誕生治國安邦的名臣武將、大儒、英雄豪傑或一般的國君才可用的,一般的地師和個人不要非想。為什麼呢,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封建社會才有的, 其實不然,試想這一類的人只有在國家動亂和社會發生重大變更的時候才能出現,掌握着國家的興衰與人民的生死安危大權,豈能亂用亂作,天下地師如此多,如果你作一地他作一穴不是天下大亂,後世子孫還用什麼!古有告誡云:陰陽不看真龍地,看了真的眼睛瞎!古人實是警告不要拿國家人民安危和自已後世子孫的福德開玩笑,古代已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凡不遵守又不積德者後世多絕,守此有德者可保後世安平人丁興旺。當今世人不可不知。至於千年一聖賢(文王孔子朱子),五百年一明君(開國治亂興世之君,功垂千年德布四海)必是乘天運地運世運人運應時而生,天垂象地應運人承昌,非人力所敢為之,禁猜禁言,偶有得遇跡象亦不可傳,否則災禍連連。

  
   如有人問,既然有禁忌那還怎麼用風水,其實古人已告訴了我們解決的方法,自清朝以來出現目前流行的三元玄空大運法就可以運用(
三合派的向上擇日時課法也可運用),只要合運合水局形局又得吉年吉日即算大吉,不要動不動就講龍穴,即使無法合水局無法選擇大運,只要選擇與宅運和命主運程相生相合的吉年吉日建造或進住也可獲吉利。為什麼呢,要知道現在社會一切運動變化加快,雖然天運(三元大運及流年)沒變,但隨着環境的改變,江河道路橋樑隧洞的開鑿和人類流動的加快,地運地氣的運行規律也隨着改變,不可再拘泥古法,否則應用不驗反生禍也!在此我毫無保留的把歷代先賢聖師的不傳密學結合現在的社會現實加以總結后公之於世,希望能對世人有幫助和啟示。

(五)、大貴不過二朝,大富不過三代。

   是說再大的官職權勢也不會超過二個不同的朝代,一般告誡世人在得權得勢時注意收斂自律不要仗勢欺人。三代一般形容百年,說明貧富不是永遠不變的,告誡人們不要為富不仁,要居安思危。


(六)、風水師只能做功臣切莫為罪人。

   風水術既是社會貧富與差距的自然調節器,又是加速社會轉變的催化器。風水一方面造福於社會大眾,可在社會動蕩的時候又加劇了社會的激烈爭鬥與分化,所以好地也要慎點,如出姦邪反而是造罪。


(七)、一人坐轎眾人抬,一家富貴千家貧,一將功成萬骨枯。

   風水福澤的原理就如水源或力學的守衡和轉化原理一樣,是將物質力量財富向二極分化轉移聚集的結果,一些人得到了富貴必然有需要一大批人的付出和維持,所以說大風水非有大福德之人不能享用,即使偶有人強行或人為得之,發福也不會長久,這就是風水的能量轉化原理(我簡稱風水力學定律),與風水學的藏風聚氣山水團聚原理是一致的。不過整體來說風水術卻在無形中推動社會發展,協調着社會貧富轉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環境保護。


(八)、植樹獲蔭,注水開源,請人看地當以酬謝。

   任何事情均有因果作用,選擇了一塊好的風水之地當然先要播下種子才能有所收穫,真正的風水師在替人作福(上等風水)時卻損害消減了自身的福德(蔭德),因為他在造福一人的同時冥冥中又損害了其他人一些人利益,泄露了地理天機違背了自然運轉的規律,首當其充要損害自身和後世的福力,(有些不懂風水的騙子誤人為禍喪失了天良道德也有自取其咎的時候)所以說風水師付出的同時理應等到一定的回報,酬謝多少在於個人,否則將於雙方都不利,應驗也不會長久。但庸人不能以此為由騙取錢財.


(九)、氣貴純正專一,一運未盡不可另取,地雖富貴卻不可貪多豪取。

    風水澤人發福的秘密在於氣運合一,也就是作用力貴在純正專一,這就好比一個人的大腦在同一個時間點只能考慮和處理一件事情一樣,氣功的原理也是在瞬間將力作用於一點才能發揮威力,世人往往看見好的風水就不遺餘力全部用到自家,這樣幾處風水同時發動但因時間不一致地點也不一樣,各地運作用力的性質方向運程軌跡也不一樣豈不亂了規律自我損耗,這就好比是信號波相互干擾。再比喻推車原有主力是向前推,後來又來幾個力有的是向後推,有的是向左向右推,既使各力的方向大體一致,但是當氣運衰退走下坡路時力多只會加速其滅王。綜觀歷代帝王將相陵墓無不究奢極欲佔盡天下上好風水,所用的年月日時和神靈布局也多合法度,但是最好的諷刺和說明就是其葬后後人多一代不如一代,有的甚至很快就亡國或退家,但觀其先人之草陋宅墓卻仍有生生餘氣。並非是帝王將相們所選的風水不好,而是過好反而沖消了其祖上原有運行中的氣運加速了其衰退,同時過多的奢侈建造人為的改變了地運氣場那還有吉福可言,乘氣貴乘天地自然精微之氣(此為陰宅風水術的最高核心準則,好像古時的士大夫並國師們多有不知,或縱知也不敢有違王室的尊崇)。所以說好風水不要貪多,主承地運未有行盡衰絕不可另起大運,如此也符合天地運行從出生到發展到旺盛到衰絕再重生的循環規律,這也是千百年來絕大多數風水師們不知道的風水奧妙,包括古往今來的一些頂級大師也常范同類的錯誤;其實楊公祖師早就教導後世:風水是用來救貧解災興業濟世保社稷的,當然對於已有的富貴風水可減緩其衰退協調使其各方面均衡發展,企業或公共事業方面因為不是為了某一個人可合理運用無妨。總之要注意節儉,不要亂點地穴,不要亂占土地。


(十)、風水輪流轉,富貴均有時。

    得到了好風水不要得意忘形為非作逮,氣運有定數、枯榮自有時;沒有得到風水之助處於困境之中也不要抱怨,只要努力也會有否極泰來、時來運轉、風水向我的時侯。

地師的十大式鐵律

“五不” 即:

不妄言;

不妄作;

不自用;

不點真龍乾坤穴;(留待有緣人,由蒼天裁定去吧)

不泄天機;上好之地在未發跡應驗之前不可泄機密,以防人為壞之。


“五要”即:

要與人為福;

要扶貧濟弱;

要懲惡揚善;

要保護地脈;

要謹慎授徒;

地師的積德與損德

1、積德:

即與人為福;扶貧濟弱;懲惡揚善;救人於危;不欺不詐;守口如瓶;福德相當;護地有功;匡扶社禝。

2、損德:

誤人為禍,福德不配;貪為已用;存心害人;詐騙錢財;風水鬥法;助紂為虐;亂點龍穴;損泄地脈

【註:古傳亂點真龍真穴與破壞龍脈是風水師的第一大忌,比誤人為禍詐人財更勝百倍,概因天地自然造化一處真龍正穴乃需要億萬年時間,損之不復,泄之至少也要大三元幾百年的輪迴才可重複元氣,思之不可不慎!一般造葬宜以山向元運和年月日時上取吉利,應盡量少用龍穴,尤其是真龍正穴更不可輕取】 文章來源於網絡,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