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起點—《易經》(李榮勝)
中國的《易經》蘊藏着無盡的學問與信息。把它列入哲學、社會學都不過分。古人把它列做六經(《易經》、《書經》、《詩經》、《樂經》、《禮記》、《春秋》,而《樂經》在秦漢之際失傳了)之首。
《易經》產生的傳說
民間流傳一個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個歇後語是大家都熟悉的。這裡有一個離奇的傳說。姜太公姓呂,名望,字子牙,山東姜國人。他練就了一身的文韜武略,但還是被商紂王打敗了,逃到了陝西,在那裡的渭水河邊打漁為生。年過70的姜太公不甘心國破家亡,自己的一身本事無處施展,很是鬱悶,於是常常到渭水河邊釣魚。他直鉤垂釣,離水三尺,一邊釣魚,一邊喊:“願者上鉤。”所以就流傳下來這句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有沒有願上鉤的呢?有一天,一群人馬朝着他走來,領頭的人一看見這個白髮長髯的老者,立刻跳下馬來,倒頭便拜。來的是什麼人呢?正是當時西歧周族的首領姬昌。他因為反對商紂王也曾被抓起來,囚禁在一個叫羑(音:yǒu)里的地方,大概在今天的河南湯陰一帶。他在被拘期間,把伏羲創製的八卦(先天八卦),按六十四卦重新演繹了一遍,又把六十四卦的卦象全部記錄下來,寫出了卦辭。這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周易》。周族部落為救出自己的首領,給商紂王送了大量的財寶、美女。後來姬昌被釋放了。姬昌為報國恨家仇,招募天下群賢。他根據自己推算的八卦,算出有一個人在渭水邊等他,能輔佐他得到天下。於是他就直奔渭水而來,見到姜太公倒頭就拜。
姜太公聽完來意,說:“我已經在這裡釣了九九八十一天魚,很累了,你要背着我走九九八十一步,否則我不會跟你去。”姬昌年紀也不小了,但他求賢若渴,背起姜太公一口氣跑了八百步才歇腳。姜太公被姬昌求賢若渴的精神打動,說:“你背了我八百步,我要保你八百年天下。”
後來姜太公就幫着姬昌招兵買馬,準備討伐商紂王。姬昌就是歷史上的周文王。文王死後,姜太公又幫着文王的兒子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征服了天下,建立了周朝。歷史學家按照周朝國都的位置分為西周、東周。西周三百年,東周五百年,果然是八百年天下。
這當然是傳說,有着很神秘的色彩。這也正是《易經》吸引歷朝歷代學者、文人不斷探求研究的原因之一。
《易經》是本什麼性質的書
歷代學者都認為《易經》是一本具有巫術性質的占筮之書,是集古人占卜之大成的精華匯粹。也有學者認為《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專著。我認為《易經》是中國祖先最早的一部以占筮為基本形式,又深刻蘊含著包括中國先民思維方式在內的百科全書。
為什麼叫《易經》呢?要從“易”這個字說起。“易”是蜥蜴的象形文字。許慎的《說文解字》這樣說:“易,蜥蜴,蜒蜒守宮也,象形。”上面的“日”字是蜥蜴的頭,下面的“勿”字是蜥蜴的腳和尾。古人稱蜥蜴為“十二時蟲”。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蜥蜴的體色一個時辰一變,一日十二變,所以叫“十二時蟲”。外國人稱蜥蜴叫“變色龍”,也注意到它體色的變化。所以,“易”是變化的意思,《易經》是一部研究萬物變化的經典。
《易經》一書中包括卦、爻(音:yáo)、卦辭、爻辭、十翼。這些內容合在一起,就是《易經》全部內容。
《易經》這部書中除了有一套以文字這種符號作為基本內容的載體之外,還有另外一套與文字符號密切相關的更為根本的符號系統,即由陽爻與陰爻的不同排序為一組(六爻為一組)而組成的六十四個卦畫符號系統。這在中國和世界的各種典籍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數千年來,人們都把《易經》稱之為奇書。
《易經》在數千年的傳承中,始終是諸子百家的根。儒家、道家、佛家都將《易經》奉為經典,這在中國古籍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因此,《易經》被列為六經之首,也是當之無愧的。治國的人在《易經》中看到安邦之策;打仗的人把《易經》看做兵書;行醫治病的人視《易經》為醫書;修行者眼中的《易經》是仙書;辦學校的人把《易經》當作教育學。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就是取自《易經》的《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決不是簡單的封建迷信。但《易經》里確有消極的東西。而且這些消極的東西在今天的社會裡還大量存在。比如:占卜、算卦盛行就是一例。更可笑的是有些貪官貪污受賄了,以為靠占卜算卦就能逃過法網了。
蘊藏在《易經》里的中國人思維特徵
許多有見地的學者認為,《易經》中蘊含了哲學、社會學乃至自然科學的方方面面內容。但我更願意從《易經》中體現出的中國先民的思維特徵做一個簡單的描述。就像一個人童年時代有價值的思想和品格不會在長大成人後消失一樣,人類幼時有價值的思想,也不會在今天消亡。《易經》正是這樣一部有價值的經典。
《易經》蘊藏的思維特徵之一—變化性思維。
我們已經知道,《易經》就是一部研究萬物變化的經典,全書必然會充滿着變化性思維。所謂變化性思維就不是用靜止的,不是用僵化的,不是用一成不變的方法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判斷問題;而是用運動的、靈活的、相互轉化的和與時俱進的方法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判斷問題。
《易經》的文字中,講“變”、講“化”、講“動”、講“通”的詞句比比皆是。比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比如“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比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中蘊藏的思維特徵之二—整體性思維。
所謂整體性思維,對於人類早期思維而言,一般是指一種直觀的、模糊的整體性思維。這種思維一方面是有對整體的認識、思索與把握,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從整體出發去認識、思索與把握局部事物的思維方式。這很像我們今天常說的要有“整體意識”、“全局意識”。比如古老的“天人合一說”,就是把天做為大宇宙,把人做為小宇宙,要求二者和諧共存的一種理論。
《易經》中蘊藏的思維特徵之三—聯想性思維。
我特別贊成一位學者在解讀《易經》時講的一句話:“《易經》是教人腦瓜活分一些,而不要死板的最好教材。”其實,《易經》中蘊藏的聯想性思維就可以讓我們腦瓜活分起來。這種“活分”就是一種思維的創新性表現。
《易經》的基礎結構是八卦,而每一卦都有許多的象徵物或象徵的狀態,在不同的環境中就有不同的象徵。這就使得我們在每一卦的分析中產生無限的聯想。這種跳躍式的聯想思維是不是具有極大的創新性呢?
如果大家有興趣鑽研《易經》,你會發現《易經》中蘊藏的人類童年有價值的思維特徵遠不止於此。比如關注人性完善的內省性思維;比如強調動態平衡的平衡性思維;比如把握事物周而復始的循環性思維等等。
正是這些思維,造就、完善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正是這些思維特徵,標示出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的差異。這是中華民族思想史的源頭,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易經》影響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還將繼續影響下去。
如果向聯合國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以為,第一項應該是中國文字,第二項就應該是《易經》。可惜,這兩項我們至今還沒申請。 作者:李榮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