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對人生的啟示:人要服老,不要認老

 


 

凝聚着中國古聖先賢古老智慧的《易經》,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那是由於《易經》源自遠古,又是以一些雖然簡單但很難記住的符號所組成,所以大多數人很難讀懂,只好敬而遠之。而某些略知一二的人,則利用《易經》去算命。實際上,《易經》是一部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

  孔子解開這個密碼以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千五百多年。孔子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易經》整理出來,為《易經》做了《十翼》(也稱《易傳》),把《易經》從一本用來占卜的書,提高為宣揚哲理的書。而這種哲理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實踐的。

  孔子不但讀《易經》,而且他還體會到,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畫自己的卦。“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四十歲以前,一個是五十歲以後。所以孔子講了一句話,說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搞不清楚自己是幹嗎的,大概這一輩子也就算了。一個人四十歲以下,讓他上達很難,只能叫他下學。四十歲以上的人才有辦法上達。上達什麼?上達天命。孔子最後綜合成一句話,六個字,叫做“盡人事,聽天命”,五十歲以前要“盡人事”,排除萬難,不管別人說會不會成功,應該做的,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五十歲以後,有這個成功的命,自然會成功,沒有的話,不強求。

  第二個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一個人到三十歲,跟所有人來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則,不亂來,朋友才會樂意跟你交往,才會一有時間就大老遠地來看你。這個原則是什麼?就是要將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場來想事情,不能只顧自己,不想別人。

  “四十而不惑”的成果是什麼?是“人不知而不慍”。“慍”就是小小的生氣。因為你對自己的原則已經不惑了,可是別人會惑,人家會說:“你幹嗎這樣子?”遇見這種情況,你一點都不必生氣,因為別人沒有辦法了解你,你生氣做什麼?

  “五十而知天命”對應哪句話?叫做“發憤忘食”。人不能小時候就發憤忘食,因為那時候志向沒有定下來,原則沒有定下來,更因為那時也沒明白自己這輩子是來幹什麼的。只有當你知道這一輩子要做什麼的時候,才可以發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這個時候不能再計較了,更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

  “六十而耳順”的成果,孔子用四個字,叫做“樂以忘憂”。樂以忘憂,是說要把所有的憂愁都當做樂趣來看:這件事對別人算是憂愁,但是對我就是樂趣,因為這是我要做的事情,這就是我的命。一個人在自己的工作當中,還有憂,還有懼,還有慮,還有很多阻礙,就是表示自己還沒有發憤忘食,還沒有全力以赴。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成果,孔子也用一句話來表述,“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從來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因為他根本沒有年紀大的觀念。人要服老,不要認老。

  生理年齡是誰都逃不過的,但是精神、心理的那種狀態每個人都不一樣。孔子永遠保持年輕,就是因為他有這樣一個具體實踐的結果,這些都在《論語》裡面。我讀完《易經》以後,重新去看《論語》才知道,孔子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