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更三聖奠定玄妙周易 孫艷傑為社區居民講解易經之道

 


 

孫艷傑老師在深入淺出地為社區居民講解《易經》之道。見習記者 張九龍 攝
 


 

不少市民都是從大老遠趕來聽課的。見習記者 張九龍 攝

  本報12月6日訊(見習記者 張九龍) 6日上午,名士豪庭第二社區居委會“國學愛好者”如期而至,除了許多老面孔外,又迎來了不少新朋友。這裡進行的是本報與名士豪庭二居聯合舉辦的“社區國學講堂”第六講,來自山東大學高等儒學研究院的碩士生孫艷傑,與社區居民分享了她對早期易學思想的理解,為大家敲開了易學奧妙之門。

 

  孫艷傑認為,《周易》是我國一部古老的典籍,其流傳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被人們視為重要的典籍,其影響之深遠在世界歷史上是少見的。《周易》最初是卜筮用的書籍,後來隨着對它的解釋,演變為一部講哲理的書。

 

  《周易》的作者一直存在學術爭議,孫艷傑為社區居民介紹了當前最為主流的“人更三聖”說,即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則作傳以解經。

 

  提起《周易》,許多朋友都會覺得“玄而又玄”,難以理解。對此,孫艷傑解釋,《周易》是周人卜筮的典籍,其內容由卦象、卦辭和爻辭三部分組成,卦辭是對卦象的解說,爻辭是對爻象的解說。《周易》文辭簡約,但蘊含的道理卻非常豐富,需要長時間學習研究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自己雖然學了八年《周易》,但仍然只是知道些皮毛。孫艷傑也簡要概括了《周易》中蘊含的哲理,即“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易與天地准”。

 

  家住南辛庄的張先生已經69歲了,從報紙上得知“社區國學講堂”的消息后,專程趕來聽講座。“倒了兩趟公交車,早上七點半就出門了,講得很精彩,下期一定幫我報上名。”張先生表示,自己特別喜歡聽講座學知識,平時博物館、圖書館的講座經常參加。“以後周末來名士豪庭聽講座成了我的必修活動了。”張先生期待“社區國學課堂”能走進更多的社區,讓更多居民受益。

 

  王女士住在文化東路附近,頭一次參加“社區國學講堂”就被深深迷住了。王女士表示,《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但是內容並不容易理解。“今天孫老師講得深入淺出,從宏觀角度介紹了《周易》,很有條理,即使是沒有《周易》基礎的人聽完后,也能明白,收穫不小,不虛此行。”(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