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從姓氏可看先祖的職業

說文解字:從姓氏可看先祖的職業


 
 
萬獻初向觀眾展示"牛"字的演變過程。梁衛坤攝


武漢大學博導萬獻初來中山說文解字,從姓氏可看先祖的“職業”陳姓先祖可能是軍人;劉姓先祖或是殺鱷魚的

    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翻字典,上網查?

    俗話說“秀才認字認半邊”,其中就蘊含著認字的技巧。我們常說文字,那 “文”與“字”表達的又是同一個意思嗎?上周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萬獻初做客香山講壇,向聽眾講述了文字的誕生以及演變過程。他說,面對數量成千上萬的漢字,古代文人 “連蒙帶猜”就能得出其意。

   獨體為文合體為字

    談文字賞析,首先要談文字的由來。萬獻初講到,現代人把“文字”歸為一個意思,但其實文和字所代表的意思十分不同。“文”的原意就是花紋,遠古的戰士並沒有鎧甲,為了區分敵我,就在肚皮位置畫上統一的花紋。隨後人們將身邊更多的事物形象符號化,就有了最初的文字——“文”。

    但“文”只是表達生活中看得見摸得着的事物,隨着符號交流的加深,“文”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這個時候就衍生了“字”。“字”的古寫法是一間屋子下,女性在生子,而其原意也的確是指女性生子這一行動,如成語中的“待字閨中”,就是指女性在家裡等待着嫁出去生子繁衍。萬獻初談道,用“字”來表示字,就是取其從“文”中生出來的意思。

    在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明確提出了“文”“字”的區別:獨體為文,合體為字。萬獻初表示,通俗地講,就是用單一象形表達物象本質的是“文”,而通過對“文”的組合,表達更為複雜或抽象的意思的為“字”。

    文字千萬不離470字根之本

    認清“文”與“字”的區別,並非一無是處。萬獻初認為,有人說中國的文字很難學,但其實其中訣竅就在“文”上。古人有雲“秀才認字認半邊”,就是指認字的技巧,在於對“文”的認識。在《說文解字》中,“文”被歸類成540個部,也就是後來演變成的部首,但其中有70個屬於重複或並非獨體的“字”,這是許慎為了符合《易經》的六陰九陽取得五十四而有意為之。

    萬獻初表示,國內的漢字研究者據此整理成了470個字根,認清了這些字根所代表的含義,碰到其他漢字即便不認識也能大致猜出其意。如肉字旁“月”代表與人體有關的意思,那遇肺、腎、脾等字,即便不知道它的準確意思,也能大致猜出它是人體器官。
    事實上,認字根和學習漢字造字的原理等,在古代是作為學生的啟蒙教育。萬獻初表示,《周禮》提到“8歲入小學”,首先要學的就是漢字的結構所蘊含的意義,而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清朝末年。

    新文學運動后,這一傳統就中斷了,“現在學生學漢字,都是先學拼音而不注重學結構”。萬獻初認為,漢字的魅力更多體現在其結構所展現的信息和內容,如果通過學習漢字結構啟蒙文字教育,效果將更好。漲知識

   文字字形就是一本“歷史書”

    能告訴你遠古先民怎麼生活

    目前我們使用的漢字,是從遠古的象形文字逐漸演變而來,其神奇之處,就在於各個漢字的結構處處透露着遠古生活的信息。萬獻初表示,漢字的魅力,除了在於其承載着人們想傳達的各種信息外,也在它自身的結構向人們展現着造字時代,遠古先民的生活場景。

    從姓氏看先祖的“職業”

    每個人最為熟知的漢字,往往是自己的姓名。現在有不少人將“姓氏”看成一個雙音節詞,指的是姓名中的姓。萬獻初表示,其實最初的時候姓和氏並不相同。

    姓作為母系社會時期的產物,是用來區分不同族系的標誌,在《春秋》中整理出來的姓只有22個,其中過半數都與“女”字相關。如神農的姜姓,黃帝的姬姓,少昊的嬴姓等。至於氏的產生,則因為古代的嫡長子繼承製,萬獻初表示,一個族系擁有繼承權的只有嫡長子,而隨着後代人數的增多,有部分族人就會分離出來,再根據分離后居住地或職業的特徵等決定自己的“氏”。

    “從姓的甲骨文字形上,也能大致猜到先祖的由來。”萬獻初舉例道,陳姓的“陳”字,古寫法就是“阝、東 、攵”三部分組成,其中“阝”的原形是“阜”,象徵中間低,四周高的山丘,“東 ”的原形其實是“東 ”,而“攵”則是一隻手拿着皮鞭的象形。由此可以推測陳姓先祖是一名被封于山邊,排車布陣的軍人。萬獻初表示,目前關於陳姓先祖的普遍說法,也是舜的後代胡公滿,他最終被封在宛丘(一座中間低四周高的土丘),為一代諸侯。

    此外,他還舉例劉姓的“劉”字帶有象徵刀器的“刂”,“說句玩笑話,劉姓先祖應該是拿刀吃飯的,要麼宰豬要麼宰人。”萬獻初笑道,目前關於劉姓先祖的普遍說法,則為夏朝時的劉累,傳說他以養龍和殺龍為生(所謂的龍指的是當時的鱷魚)。

    從字形看遠古生活習俗

    漢字的字形結構還處處透露着遠古先民的生活習俗。萬獻初說,如婚字由“女”以及“昏”組成,“昏”從字形上就能看出,是日落到了地下,指的是將要到晚上。他解釋說,遠古時的婚姻,並非出於戀愛,而是男人為了繁殖需要,將別人家的女兒偷偷搶到自己家裡。“搶女人能大白天搶嘛?當然得晚上去!”他笑道。

    “妾”字也反映了當時的一個社會現象,他表示,遠古的妾是戰爭勝利者俘虜過來的女性,用以充當勞作和繁殖的工具,地位尤為低下,而為了區分開來,妾需要在頭上佩戴特別的頭飾。從字形上看,“妾”字最初的字形是“女”字上一個“辛”字,除了表示妾需佩戴頭飾外,還表達着為妾辛苦的日子。

    還有“民”最早是代表奴隸,而其古寫法就是一把刀插在眼睛裡,這恰恰反映了奴隸社會的現象。萬獻初談道,當時為了防止奴隸逃跑,會先將其一只眼睛刺瞎。此外,“眾”最初也是奴隸的代名詞,其古寫法為“一個太陽下並排站了三個人”,再現的就是奴隸在田裡勞作的情形。

   看看你的識字等級

    初入江湖:如果平常看書看報發短訊沒障礙,說明你的識字量達到了2500個以上。

    小有名氣:高中語文成績倍兒棒的學生,識字量普遍達到了3500個以上。

    名動一方:如果想當一名能教古文的高中老師,識字量要求在5000字以上。

    天下聞名:挑戰《新華字典》沒壓力,說明“征服”了其內收錄的11000個漢字。

    一代宗師:廣東人取名字喜歡參考《康熙字典》,因為裡面有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生僻字,而其內就收錄了47035個字。

    超凡入聖:由武漢大學古籍研究所參與編撰的《漢語大字典》,其內收錄了漢字56000多個。

    天外飛仙:走出國門,囊括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在內的漢字文化圈中,可以找到不重複的漢字字形達到10萬個以上。來源:中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