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孩取名先看姓名變遷史

給小孩取名先看姓名變遷史

 


 

孟子曾說:“姓所共也,名所獨也。”姓名,尤其是名字,是一個人所獨有的符號標誌。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裡,漢族人的稱謂從姓、名到字、號,基本形成一定規律,可謂有章可循,保持相對穩定。

  隨着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發展,現代取名也有了新的變化,父母複姓名字也被寫入了法律,帶着洋氣的名字也越來越被人們追逐喜歡。談 起 中國 人 的取名,就不得不談談這其中的發展歷史了。

  姓名發展史經歷那些重要階段?

  總體看漢族人姓名雖然起伏變化不大,但不同朝代的姓名因受時代潮流影響,仍帶有當時的一些特點。中國的姓氏文化到底有怎樣的發展歷史呢?記者採訪了瀘州地方史學者陳鑫明。

  春秋時期

  按照陳鑫明的介紹,我國的姓名起源於春秋,當時都是單名,姓與名之間多加“之”、“子”等助詞,形成一種取名格式。如楚國大夫伍奢,又稱伍子奢,其次子為吳國名將伍員,字子胥。曾隨晉文公重耳一起流亡國外的晉國貴族介之推,又稱介子推、介推。

  漢代

  後來隨着人口的增加,漸漸開始產生了兩個字的複名。不過,到了東漢時期,王莽禁止以兩字為名,還下發文件明令禁止,只准取一個名字。如東漢天文學家張衡,三國時著名政治家曹操。到了東漢末年,人口的增加,社會的相對穩定,能夠取名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大家族、名門望族擠進了政治舞台,開始對他們自己的家族進行歷史的追尋,這個時候就促進了姓氏的進步。荊州刺史劉表的兒子劉琦、劉琮,均為單名,以“王”字偏旁表示兄弟同出身王侯之家。


     隋唐

  到隋唐時候,便開始了以家族、血緣姓氏排字輩,字輩從上到下,從老到幼,每三十個或者二十個作為一個字派,周而復始,這就奠定了中國取名的基礎。當以血緣和血統為基礎的字派出現后,更加鞏固了封建傳統取名的規矩和原則。如詩人李商隱稱李十六、劉禹錫稱劉十九。在杜甫的《草堂詩箋》中可見張十三建封、衛八處士、唐十八使君等排行稱謂。當時的排行包括遠房兄弟在內。

  但是同時,少數名族和漢民族文化的交融,少數民族的姓氏文化和漢族的姓氏文化結合,就產生了新的複姓、複名、復字。但同時也要看到,取名文化有着“重男輕女”,男娃名字不僅代表自己的血緣關係,而且名字顯示出剛強、勇敢、大氣等陽剛之氣;而女娃名字則顯示出柔美、嫻熟的特點。比如說唐婉兒、孟姜女等等。還需要注意的的是,此時期只有達官貴人、名門望族家庭的女孩才有名字,一般平民女孩沒有正式名字,稱為“大妹”、“二妹”、“三妹”等等。

  宋代

  宋人崇尚黃老之學,在文人中多以某某老、某某、某某翁為名,清代文學家趙翼存《陔余叢考》中,列舉名為胡唐老、劉唐老、孟元老、陳朝老的就有19例。而在遼、金、元朝人名多用“奴”、“哥”字。如遼景帝的兒子名耶律藥師奴,元憲宗本名蒙哥。

  “五 4”運動后

  陳鑫明說,隨着社會的發展,封建王朝的覆滅,各種進步思潮的傳入,社會制度的變革,“兩千年一貫制”的漢族人姓名結構也出現種種演變。而從“五 4”運動到現在不過才80多年,但中國人姓名演變之快,可以說要超過以往的兩千年。

  20世紀20年代,國內知識界有人呼籲取消標誌封建宗法關係的姓氏,在進步青年中曾時興廢姓改名風。1930年4月18日,南京政府立法院曾召開婚姻、家庭存廢問題座談會,討論姓的廢與留,出現不同意見:有的認為用父姓不公道,用母姓不妥當,可設法用別的符號來代替;有的表示無所謂,有姓好沒姓也好,從父姓好,從母姓也好。後來社會學家潘光旦在《新月》發表文章,認為姓在中國至少有三千年歷史,廢止姓氏會引起紛亂。這場討論雖不了了之,但對舊的姓氏制度衝擊是很大的。女作家丁玲原名蔣偉,字冰之,她就是在那時廢姓,以字“冰之”為名,后又名為丁玲的。


  漢族姓名演變有哪些特點?

  “姓氏文化的變化,有的是可喜的進步,如婦女有了自己的名字,姓名趨向簡單等;也有的屬演變中出現的新問題,如單字取名帶來的重名現象等,這些演變可謂有喜有憂,評價不一。”陳鑫明說,現在按照傳統文化改名,以家族、血緣、字輩取名依然佔主流。

  複姓減少逐漸演變為單姓

  早在古代。就有人將複姓“省言”為單姓,如“闖邱”省為“邱”姓,“鍾離”省為“鍾”姓,“司寇”省為“寇”姓。現代人嫌複姓麻煩,大多已改為單姓,如“司馬”改姓“馬”,“東方”改姓“方”,“歐陽”改姓“歐”,“公孫”改姓“孫”等。有關部門利用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對全國七省市174900人名進行抽查,僅得8個複姓99人次,佔總人數0.058%,少得可憐,而三字姓則一個也沒有。幾十年前常見的複姓,如司徒、皇甫、宇文等,如今已屬罕見。

  漢字簡化,一些姓氏合二為一

  如“衍”和“術”,在漢字簡化前為不同姓,現在均簡化為後者。“霎”簡化為“雲”后,這兩字原為不同姓,也有人仍保留原“霎”姓。

  婦女有了自己的名字

  女子結婚後不再改變自己的姓氏,稱某某氏等,這標誌着中國婦女已擺脫“嫁夫從夫”的封建夫權統治,被譽為是建國後漢族姓名最大的變化之一。與此同時,隨着農村廣大農民政治上、經濟上的解放,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過去連名字也沒有的貧苦農民,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姓名由複雜向簡單化發展

  過去,人們的稱謂由姓、名、字、號組成,如生於1864年的書畫家齊白石,原名純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名、字、號一大串。如今,名與字合一統稱名字,表字、別號已沒人使用了,姓加名即為一個人的姓名,或兩字或三字,既簡單又明確,符合現代化生活節奏。

  單名大增重名突出

  以前人們多用兩個字為名,重名較少,現在的青少年多喜用單字為名,重名相當普遍,比如說叫“王偉”、“李傑”的人。人們多喜愛偉、傑、英、華、明、志一類有氣勢的字,又以單字為名,一取名勢必與別人撞車。

   姓名政治色彩淡化

  時代因素(政治、社會風氣等)往往要影響到各時期人名的用字。建國初期,為孩子取為“建國”、“建華”等特別多;1958年“大躍進”時出生的人,起“躍進”、“趕英”等名的不少;60、70年代時期出生的孩子,名字中出現“紅”、“軍”、“衛”、“兵”、“東”等字的頻率相當高。如今,人們在為孩子取名時已注意到避免太濃的政治色彩,轉向選擇有氣魄的字,如“偉”、“海”、“波”、“濤”等;或追求新穎、脫俗,選用文雅、別緻的字,如“婷”、“磊”、“璐”、“瑩”等。

  筆名藝名或改名成為時尚

  在封建社會,很少有人改名,因為那是父母起的,輕易動不得。如今改名的日見增多。在原有姓名之外,有的作家、記者另取筆名,有的演員、藝術家另取藝名,還有用化名、別名的,呈多元化趨向。

  少數中國人起外國人名字

  近代中國由於受西方文化與宗教影響,有些人曾起外國人名字。近年來,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一批青年學生赴外國留學,國人與外國人交往增多,取外國名字的日見增多。如彼得、喬治、大衛、瑪麗、安娜等。但他們仍保留原有姓氏,成為中西合壁式姓名。

  單姓四字名正悄然興起

  也許受“一對夫婦只生一個”的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也許為避免重名現象。由父母雙方姓氏組成的四字姓名正在中國大地悄然興起。大體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父母合姓加一個或兩字名;一是父姓或母姓後面帶一個三字名:三是以父母姓氏各帶一個單字。 陳永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