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武義俞源:九龍山下的古村
俞源村全景
俞源村在九龍山下。九龍山屬括蒼山脈余脈。整個村莊被群山所圍,地勢由東南向西北緩降。民國《宣平縣誌》有一篇道光乙酉年(1825),俞源拔貢俞宗煥的俞源《廣惠觀重修記》中說:“宣邑山水惟俞源為最,自九龍發脈,如屏、如障、如堂、如防,六峰聳其南,雙澗繞其北,迴環秀麗,如繪也。” 清同治乙丑年(1865)《俞源俞氏宗譜》收入的明代初年蘇伯衡撰寫的《皆山樓記》,其中描述道:“俞源介於群山之中,其地方廣數里,山連綿無間斷,其溪折行山罅間,首尾皆自高趨下。初于山隙處遙望,見是為瀑布。其田皆墾闢山丘為之,壘石以為畔。岸高高百丈,秩若階級。其路皆側徑,綠崖懸磴,臨流如曳練,隱見本末。其民居多負山而因山以為垣墉,散處凡數百家。族大而望於鄉者,曰俞氏。”
俞源俞氏自始祖見九龍山風光秀麗,擇地而居,歷經32代,至今已逾800多年。俞氏家族人才輩出,世代勤勞創業,以耕讀為樂,行商為富,尊禮重教,急公好義,人丁興旺,成了遠近聞名的浙中一大旺族。俞源歷史上明清二朝出過進士、舉人、貢生、秀才等共293人。這一俞姓聚居的古老村落,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淳樸的耕讀家族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明清民居古建築群,2000年列入省歷史文化保護區,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命名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
俞源歷史上隸屬處州府,是原宣平縣北鄉的一個重鎮,是歷史上處州到婺州間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如今在俞源村六百多戶,兩千多人口中,俞姓大約佔八成。其次是李姓,董姓不到十戶,剩下的便是一些人數很少的小姓。
俞源的起源始於南宋。南宋時,俞氏未入住該村的時候,原有朱、顏二姓住戶,后俞姓入住,人丁興旺起來,朱、顏二姓漸衰以至消失,村莊名也改為俞源。
俞源俞氏始祖為俞德。《俞氏宗譜》載有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 吳從周寫的《俞氏宗譜後序》,其中一段話講到了俞源始祖的情況:
“史公曰:熙熙攘攘,為利來往,然則名利關頭,直能勘破者鮮矣,乃若俞民之先則不然。蓋其始祖處約,府君德者,生當宋季文明之世,以儒業文章為時所推,擢為松陽縣儒學教諭。此正際可之仕,足以展厥生平,行需大用耳。乃府君獨不汲汲於是,而雅愛山水之奇,數遊覽栝婺間。見婺界有所謂九龍山者,其下溪山秀麗,風氣廻環,欣然有卜居之想矣。仕無幾何,輒而脫卻名利關創此安樂境,則今俞氏,千百世不拔之業,實托始焉。”
俞德,字處約,原藉杭州,徙居義烏鳳林鄉,后俞德學業有成,被舉為松陽縣教諭,在任上他往返於括、婺之間,經常路過九龍山下的一處朱顏小村,此處溪山、田園之美深為其所愛,他當官不久,就離任率自家來此卜居,此俞源之始也。俞氏初來時定居於東溪之南、西溪之東的前宅。俞德之後四代單傳,到了第五世俞淶,開始人丁興旺。俞德生義,義生至剛,至剛生仍,仍生淶、浪、汪。俞淶生有三女四男,四男是善衛、善麟、善詵、善護。其中二子善麟、三子善詵與四子善護三人的後代繁衍發展,成為如今俞氏家族的三大主要支脈。俞淶的兄弟浪、汪兩支脈系已經沒有後代沿襲下來。因此俞淶一家成為俞源村人口發展源頭。
俞源李氏的始遷祖是李彥興。《俞源李氏重修譜序》說:“國朝洪武間,諱惟齊者登進士第,糾察廣明,名譽著於朝野,實彥興翁之叔父也。彥興翁讀書樂善,仗義豐財,雅愛俞源山水之勝,自城而遷居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李嵩萃撰的《李氏家乘重修序》說李彥興遷到俞源后,“同地俞衛一公即以女妻之”。衛一公便是俞淶的長子善衛。參照惟齊和善衛的生卒年,李彥興遷俞源,當在洪武年間。李氏和俞氏此後互通婚嫁,世代和睦融洽。
第一次出現在元末明初,從五世俞淶開始。俞淶字巨川,號二泉,至正十四年元政衰亂,盜賊蜂起,他毅然揭竿而起,令四子組織民兵武裝,保護郡邑,並傾己之所積,以賞衛士。這義舉,升聞處州府署,監司石末宜孫表為“義民萬戶”。由於俞淶此舉立下汗馬功勞,俞源名聲一躍而起,一時名聞遐邇,就有大甲邑之美譽。
俞源的興起,第二次興盛期出現在明嘉靖、隆慶年間。這段時間是俞源科舉的鼎盛時期,出了進士禮部觀政俞大有,舉人溫州黃關把總俞彬,貢生江西宜黃縣應乾。此外貢生俞英、俞鳴謙、俞謹、俞肖洛都分別當上了教諭。當時一個偏僻的山村出了十多位官員,無疑是俞氏的榮耀。所以俞氏子孫為光宗耀祖,於隆慶元年籌資大興土木擴建宗祠,這就是現保存下來的俞氏宗祠。隆慶六年俞世美進京朝覲,時相嚴訥為俞氏宗祠題贈“壬林堂”三字。
俞源興起第三個興盛期,出現在清乾隆、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俞氏、李氏宗族再度崛起,與前世因科甲功名而繁盛不同,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都是大商人。俞氏的代表人物是上宅的俞從岐和他的兒子俞林檀和俞林模,以及俞君選和俞君泰兄弟。李氏的代表人物是李嵩萃。這段時期俞源是改造居住環境,掀起建設家園的鼎盛期。村中現存的重大大型住宅幾乎都為他們此時所建。富戶不惜血本,僱工興造廳堂大廈,使俞源村落的布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更趨向人居環境的優美。
民 國《宣平縣誌》記載:“俞源雙溪……一自清風嶺外來,一自九龍山來,兩澗合,西流轉北,經寨頭會樊川水下金華到錢江口。”清風嶺外來的叫西溪,由南而北流到俞源,大約8—10米寬;九龍山來的,叫東溪,自東南向西北流到俞源,大約10—15米寬。東溪又有兩個源頭,一個大致在正東,出自仙雲山和龍宮山之間的峽谷,叫仙雲水;一個偏東南,出龍宮山的峽谷,因上游有沉香託夢的名勝龍潭,故叫龍潭水,兩水在洞主廟前合流。東溪和西溪在俞源村西側,匯合成俞川,隨後直下武陽川奔錢塘江而去。
俞源村形態為兩岔。一岔長,前貼東溪,背靠錦屏山,長約600米,最寬處約170米。再往東南,山谷狹窄而陡,房基地很少了。另一岔短,在東溪西南岸、西溪東岸與小祠堂山之間,東西約200米,南北230米。再往南,小祠堂山根就貼近西溪了。
村落分為三個大區:東溪東北岸的東南部叫上宅,這一段對岸的小祠堂山逼到了溪邊;東溪東北岸的北部叫下宅;下宅面對的東溪南岸叫前宅。上宅和下宅住的都是俞姓人。前宅為俞姓和李姓、董姓雜居:俞姓住北部;南部有個裡巷門叫“隴西舊家”,裡面住的都是李姓人;董姓人不到十戶,也住在南部。上宅的俞姓以萬春堂、裕後堂兩個房份為主,下宅以聲遠堂、逸安堂兩個房份為主。聲遠堂因為祖屋面對六峰山,這個房份便又叫六峰堂。萬春堂、裕後堂、六峰堂都是六世祖善麟的後代。前宅的俞姓堂號德馨,是六世祖善護一脈。俞氏一些小房份沒有堂號,雜住在上宅、下宅和前宅。李姓只有一個堂號,叫貽燕堂。
三大住宅區體現出一定的社會分化。三個大區里,前宅是宋末俞氏初來時最早的居住地,稍晚來的李姓和董姓也住在前宅。明代末年,上宅發展起來,清代初年順治朝,兩次兵災幾乎毀盡了俞源村。乾隆以後大規模重建。嘉慶、道光兩朝是建設高潮時期,主要建築在上宅和下宅。上宅最富,現存有全村最大、最精美的大型宅子,而且宅子都有花園,所以建築密度低,巷子比較寬,全用細卵石精鋪地面。下宅只有聲遠堂一座大宅,其餘都是中等住宅,建築密度大了一些,巷子的卵石較為粗糙。前宅早年有過大宅,年代湮遠,已經毀掉。清代後期,前宅的住戶貧窮的較多,現在多為中小型住宅,全村的小型住宅集中在這個區,大多質量很差。前宅建築密度最高,巷子最狹窄曲折,路面也低劣而且破損。
俞源村明、清建築融為一體,組成了錯落有致、相互協調的古建築群落。
經初步統計,俞源村共計52幢結構完整的古民居建築,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為主,分成上宅、下宅、前宅三大群,大部分建於清代,佔地約34000平方米。三個古建築群分佈清楚,布局合理。俞源的古建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寺廟宗祠、文化建築、商業建築各種類型一應俱全,充分表明這是一個發育程度相當成熟的村落。
從總體上來分析,它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逐步演變的。明初建築較為簡樸,甚至沒有走廊,雕飾也很簡單,柱礎也為宋式柱礎,如前宅的廳下樓、李家廳、俞淶故居等。明代中後期,建築就有較大的改進,雕飾出現,而且有很高的造型能力,但與清朝建築相比,就顯得粗獷而簡樸。清朝中後期的建築則在構造上有非常大的改進,出現了上萬春堂、下萬春堂、精深樓、六峰堂等大中型住宅。平面上從一進演化為二進、三進,而且天井寬闊,廳堂宏大,防火防水設施也極為講究,藝術上繪畫、雕刻都非常精美。
從總體布局看,俞源的民居主要圍繞由東向西的一條溪流順勢而建,便於充分利用水源。大多數建築都朝向南部的夢山,既滿足了精神寄託又可充分利用陽光。建築高大寬暢,天井開闊,使民居內受光充足,通風良好。建築的選材也很精美,天井、道路的材料多用就地取材的鵝卵石,圖案優美,做工考究。貫穿東西的七星塘、七星井是極周到的防火設施,而且寄寓了消災祈福的人文精神。如此等等,使村落的布局、建築的結構既與環境相協調,又利於人類居住,這是“天人合一”生態思想應用的完美範例。
從三大區域來看,上宅群保存了裕後堂、上萬春堂、下萬春堂等大型住宅,它們和其他幾幢中小型住宅如高座樓、精深樓、七星樓等連成一片,均為明末和清初建築,個體現狀較好,類型多,質量好,雕飾水平也較高。
上萬春堂為俞從歧建造於清乾隆元年(1736),因俞從歧是當地書法家,上萬春堂又稱(書法廳),西偏南。主體建築由兩個相向相連的三合院組成,中軸線上排列門廳、院牆、正屋,兩側及后側建有附屋,佔地面積1531平方米。上萬春堂建築體量較大,造作講究,雕刻精美,與裕後堂、下萬春堂有着承前啟後的家族關係,是俞源村社會發展歷史的產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第一進三合院的門廳面寬三間,進深八檁,檁前三后四,后檐牛腿托挑檐檁,明間前單步對后雙步,月梁兩端刻魚鰓紋,次間用五柱,中柱落地;各檁間施鴟魚形單步梁,檁兩端托以花拱,蝴蝶木固定檁子。第二進三合院正屋寬為七間,進深七檁五柱,底層前檐通廊兩盡端設邊門與附屋相連。前後進三合院之間的院落之間設院牆,中開大門,牆檐下有長長的壁書題記。前後進兩側廂房為六間二弄,並各設樓梯,廂房底層前檐為前後進相通連的廊子;前院廂房前檐施牛腿。天井地面石板鋪築。硬山兩坡頂,五花山牆。主體建築南北兩側附屋共7座,面向主體建築相向而建,都有各自的小院落,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
裕後堂屋后的高座樓,為清乾隆末年俞立酬所建,是一個小四合院,七間正屋,入口門廳為三開間,第二層無斗拱。屋前石子鋪地,構成美麗圖案,其中有太極圖兩個。據傳石子是到附近的溪灘精心挑選,每粒都經毛竹筒套過,所以大小十分勻稱,有“五斤石子十五里溪”之說。此屋大門外照牆上的水墨畫,其人物山水均有較高藝術水平。
精深樓,清道光二十五年俞新芝所建。此屋有九重門,層層設門是為了防盜,屋前配有花園、藏花廳。天井用二層石板鋪就,石板從東南西北任何方向向中間數均為九層,這在中國傳統理念中是一個神奇的聖數。地袱也全用精緻石板構成,就連安放在天井兩邊的花台亦用條石製成。整棟屋的石雕、磚雕、木雕的做工都相當精細,木雕尤為突出。雕工細膩,技法圓熟,而且內容獨特,有白菜、扁豆、絲瓜等蔬菜瓜果,也有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動物昆蟲,顯示出主人效法自然、熱愛田園山水的人文精神。
下萬春堂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俞從岐次子俞林檀所建。平面形式與上萬春堂相同,後進院加擋雨板,入口門前有一對旗杆石。民國30年,俞林檀第六代孫俞經受畫蘭花遠近聞名,故稱此廳為畫家廳。下宅群以六峰堂為典型代表,除此之外,還有桂花廳等一批相當數量的中小型住宅,村口的俞氏宗祠為明清建築。
六峰堂坐北朝南,因其面對六峰而複名,又因其後有六峰書館,又名“聲遠堂”。由主體建築、附屋、書館等組成,門前有照壁,壁前為下宅壇(小廣場)。六峰堂建築規模宏大,造作精良,用材考究,雕刻精美,為俞源村古建築群中的經典建築之一,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主體建築由大廳、堂樓、兩側廂樓組成。二進堂樓及兩廂由俞天惠建於明末,一進大廳及兩廂則由其子俞繼昌建於清康熙年間。院牆作四柱三間三樓式,壁面磨磚,花磚壘脊,明間正脊飾吻獸,雕刻華美,門內兩側有旗杆石一對。大廳面寬三間,進深九檁,前後檐施牛腿托挑檐檁,明間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施月梁,檁間用鴟魚形單步梁,前檐檁下瑞禽、魚龍等深浮雕圖案極為精美;明間后檐金柱間施排門六扇,次間后檐施花格窗六扇。堂樓為樓上廳,面寬七間,進深七檁,明間前後單步用四柱,底層有五柱,底層前檐廊。廂樓建於明代,面寬七間一弄,進深七檁五柱,前檐施牛腿,底層前檐廊。硬山兩坡頂,五花山牆。主體建築東、西兩側及北側連有附屋,其與主體建築之間有騎樓相連通。書館位於主體建筑北側,由兩個三合院相連而成,均為兩層結構。
這一家前後出過兩位拔貢,所以大門內外各有一對旗杆石。大門外的一對旗杆石是俞繼昌考取拔貢的標誌。大門內兩側的一對旗杆石,樣式與外面相同,只是形體略小,這是俞繼昌玄孫考取拔貢所立。因為長輩立在前,所以玄孫的旗杆石只能放在大門之內,而且形體略小,以體現長幼尊卑的封建儒學思想。
佑啟堂(原名桂花廳),為明朝嘉靖後期俞淶第七代孫俞昱建所建。後進有正屋五間,左右各有一個樓梯弄,樓上設香火堂。此房派清雍正前後出了個拔貢俞文煥,康熙末年被宣平知事於樹范聘為塾師,於樹范之子于敏中於乾隆二年中狀元后,親筆手書“佑啟堂”匾額,以贈恩師俞文煥。現存雍正年間宣平知事胡必奇撰文,處州教授周雯書寫字畫一幀。
俞氏宗祠,這是俞姓家族祭拜祖先等重大活動的公共場所。據家譜記載,為明隆慶元年(1567年) 開工,六年後竣工。俞氏宗祠位於俞源村西部,坐北朝南,面向上宅溪,明代至清代建築,1949年前曾辦過學校,1954年被用作國家糧站,1998年收回歸村集體所有。中軸線上自南往北排列門廳、戲台、中廳、寢堂,兩側廊廡、廂房和附屋,佔地面積2753平方米。各進台基依次抬高。祠前原有照壁無存,門前立旗杆石四對,大門左右置抱鼓石一對。
俞氏宗祠體量恢宏,院落敞朗,民國《宣平縣誌》中有“處州十縣第一祠”之謂,其戲台亦被稱作“八婺第一台”,建築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門廳民 國時經修建,面寬五間,二層,南面設排門,前、后檐施牛腿。戲台平面方形,歇山頂,柱內外兩圈用八柱。中廳建於明代,面寬五間,進深九檁,明間前後雙步用四柱,次間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柱頭卷殺,月梁兩端刻短魚鰓紋,檁下托以單拱替木,前、后檐柱頭和闌額出斗拱兩跳,柱礎明、次間用鼓形下墊古鏡,梢間用礩形,建築用材粗大。寢堂面寬五間,進深九檁,檁前五后三,前檐施覆水椽作八檁前雙后單步,明、次間用四柱,梢間用五柱,施月梁。前、後天井兩側設廊廡共六間,抬梁式構架。門廳、中廳、寢堂兩側各有廡屋或附屋若干間。馬頭牆,硬山兩坡頂。
在中國傳統理念中,宗祠是一族所望。我國曆來較重祖先,故一般都把祠堂選在一村之中的最佳地段。俞氏宗祠從總體布局看,位於中水口,來自清風嶺由南向北的溪流和經過村裡的東溪匯合於祠堂前,而且一水清澈,一水稍混。民諺說“黃龍雜青龍,代代出財神”,此寄寓着對俞氏後代人丁興旺、財源茂盛的祈求。這也符合《水龍經》由“乙字水”水流吉形,所謂“乙字水影身,家出大朝臣”之格。
前宅群的建築密度較大,保存質量相對較差,這些建築大多為俞淶以及俞淶之子俞善衛的女婿李彥興的後代分別建造。其中有些年代較久遠,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價值。李氏宗祠為清朝遺存。
貽燕堂又稱李家廳,二進一井,額枋有雕花,氣魄不凡,天井較窄,第二進面寬五開間,二層樓,為明代建築。廳邊附家訓閣(又名培英書屋),有屋七間,讀書房窗格木拼花中四角雕有“讀聖賢書”正楷字。養老堂房門前板壁雕有小匾,刻着“養軒齋”三字,距匾上三尺,左右二小圓內雕有“知”、“止”二字。廳邊還有三座住宅連成一片,均為李嵩萃在清乾隆年間興建或修建。
廳下樓,為清乾隆十年李嵩萃所建。有正屋五開間、廂房各兩間,兩層。正屋明次間保存有造型古樸之花窗,梁、額枋均有雕刻,廂房有花窗。李嵩萃建的最後一幢屋叫朝北屋。有正屋七開間,廂房一間加弄,鵝卵石鋪地,山牆為卷棚式。該建築花窗內容豐富,有琴棋書畫,壽字、福字。樓上無雕飾,用竹編抹泥牆,為古代傳統做法。
急公好義宅,明代建築。第一進五開間,廂房各兩間。第一層有花窗,倒龍牛腿,礩形柱礎,門牆為牌樓式,第二進面寬三開間,兩側各有弄和兩間廂房。
大屋,相傳為敬三公俞汪建造,后被陶德義礦工起義者(明正統年間)燒毀。俞氏後代在原址上再行建造,仍稱大屋,明代建築。大屋面寬三間和兩弄,廂房左右各一間,礩形柱礎。
俞淶古宅,明代建築,三合院式。正屋面寬五開間,兩層,前檐廊迴廊,左右各一間廂房,重檐,礩形柱礎,二樓為抬梁式,裝飾簡單。下士街香火屋,明代建築,三開間,無裝飾,中間有六扇格扇門,倒龍牛腿,礩形柱礎。
李氏宗祠為清代建築,1949年前曾設小學到80年代中期,1995年設老年協會至今。建築坐西朝東,由門廳、后廳、兩側廡廳組成,佔地面積842平方米。門廳面寬五間,進深七檁,明間前後單步用四柱,前檐施牛腿,次、梢間分心用五柱,后檐設通廊,廊兩端各開小門:大門設於明間前檐金柱間,后檐戲台無存。后廳台基高於門廳,面寬五間,進深十檁,檁前四后五,明、次間前單步后雙步用五柱,檐柱施牛腿托挑檐檁。兩側廡廳面寬四間一弄,進深五檁四柱,前檐施牛腿。天井地面卵石鋪築。硬山兩坡頂,五花山牆。
據傳,從前宅過利涉橋的青塘山腳有七星塘及許多建築,從族譜記載之方位推斷,十二間靜學齋即建於此地。如今這裡已成一片糧田,經實地考察,田埂上仍留存有明朝的斷磚殘瓦。據此推論,這裡與前宅連為一體,曾是俞氏祖先的最早居住地。皆山樓沿西山山勢而建,規模宏偉壯觀,曾為俞源八景中的“西山暮雨”一景。如今則早已灰飛煙滅,無處尋此遺迹舊蹤。
俞源村的整體形態和各種類型的文物建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明、清、民國等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對於這一歷史時期浙江社會發展史的研究和中國宗法制度下農業社會經濟、文化的研究來說,俞源村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史料。研究這一文化遺產,我們可以窺見這一地區明清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諸方面的發展演變規律。從這一點來說,俞源村完整形態以及眾多的古建築為我們提供了一批極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俞氏家族代代尊崇耕讀家風,以一介布衣而廣結文人善士,悉心經營祖居這塊風水寶地,都是從俞淶開始得以形成和延續的。至明嘉靖與隆慶年間和清乾隆與道光年間,就出過京、府、縣官18人,進士、舉人、貢生、秀才293人。自清乾隆后,俞氏家族中的殷實之戶增多,紛紛不惜巨資興建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的大批民居建築。俞氏家族的後人如今已遍布全國八個省市及東亞諸國和歐美諸地。
俞源村的發展從深一層的原因來看是俞淶與劉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俞淶,字巨川,號二泉,人稱處士,生於元至大年間(1308—1311年),卒於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享年約50歲左右。吳從周《俞氏宗譜後序》載曰:
“(俞德)嗣是隱其德,不仕者三葉,至第五世敬一處士淶者,因地利藉世資業,擅素封者存康濟。時元政衰亂,盜賊蜂起,因命四子糾集民兵保衛郡邑,又盡出其所積,以饗衛士,卒賴保全守括城。石末公宜孫表為義民萬戶,而處士欿然,竟不居之,寧終韋布。故太史宋公濂、蘇公伯衡志其墓,記其祠,咸以處士稱焉,蓋亦有以知其志之所在者耳。然四子諸孫,各諳文墨,善呤詠,接賢豪,行高尚事。若誠意伯劉公基,大中丞章公溢,與夫一時名公碩士,咸相與為布衣交,則其人品可知矣。”
洞主廟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俞淶秉其先祖之德,有護衛郡邑的功績,同時,處州府鎮守使石抹宜孫還表彰他“義民萬戶”,然而他不願做官,他和他的兒子們都與當時名重一時的以劉基為首的“浙東四先生”及其蘇伯衡等成為布衣之交。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劉基與蘇伯衡的父親蘇友龍在元朝時同為征討處州山寇盜賊的僚友。先是,江浙行省已派浙東宣慰副使(后遷行院判官)石抹宜孫鎮守處州,爾後,又派劉基與蘇友龍協助,而俞淶此時也帶鄉民去括城助戰,與劉基共同守括,在他們的鎮守下,處州一時清寧,“眾心翕歸然”。
但是劉基是否到過武義抑或俞源村,在武義學界是頗有爭論的。然而至今俞源村的百姓認為,俞淶與劉基為布衣交,對俞源的興起,劉基起了很大的作用。俞淶在至正十四年率民守括城,劉基已在處州為官,括城一戰兩人不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俞淶還立下汗馬功勞,俞源村的名氣也一躍而起,一時聞名遐邇,時有大甲邑之美譽。
劉基(1311—1375年),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劉基故里今劃歸文成縣)。元末進士,在天象、軍事、政治、文學諸多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曾輔佐朱元璋創建明王朝,為明朝開國功臣。官至御史承兼太史令,封為誠意伯,明正德年間追認為太師,謚文成。
劉基是明代初年政界及文壇的一位重要人物。《明史》贊其貌修偉,虯髯,“慷慨有大節,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有稱譽他“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公濂並為一代之宗。”他生於元至大四年(1311年),22歲舉進士,三年後步入仕途,先後任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元帥府都事及總管府判等職,后因與執政者意見不合,於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冬,被奪去兵權,遂棄官歸隱青田山中,發憤而著《郁離子》。直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應朱元璋徵召,離家投入應天朱元璋軍中,參與機要,成為朱元璋的親信謀士,協助朱元璋建立了統一的明王朝,為開國功臣之一。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後來,在以他為首的浙東豪紳集團在與淮西集團之間邀寵爭權的鬥爭中處於劣勢,因而長期鬱積填膺,憂憤莫解,於洪武四年(1371年)辭官,八年(1375年)十月病死於故里青田(今文成縣南田鎮)。
據《俞源俞氏宗譜》載,劉基至少為俞源村做過四件大事:
一、為俞淶子孫輩取字,首取“敬、衛、恭、儀、像、權、衡、福、壽、昌”十字,而這十個字中“儀、像、權、衡”四字,據有關專家認為是含有天文意義的。
二、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好俞淶去世后一年,為俞淶謝世作《像贊》云:“結廬人境而無車馬,竹冠野服棲遲其下,我求其人,其淵明之流亞乎?不知採菊東籬,仰見南山,悠然此中,其意能俾原善之與我言乎!吾方將歌歸來之辭,以尋五柳於人間矣,至正戊戌年。”贊中對俞淶一生淡泊名利,隱德不仕的高尚品質,喻其有陶淵明遺風,可見劉基對俞淶的人品是十分稱道的。
三、至正二十年(1360年),劉基被朱元璋徵召,與宋濂、章溢、葉琛赴金陵,劉基曾對朱元璋上《陳時務十八策》,佐命軍中,並作招撫榜文,命俞淶的民兵隊伍仍為地方武裝。時元末政亂,朱元璋忙於與西線的陳友諒六十萬大軍角逐,也需要民間的武裝力量在後方作後盾。這充分說明劉基對俞淶及後人是十分信任的。
四、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即吳王位,劉基仍參與機密謀議,但他還念念不忘遠在武義俞淶的友情,就向朱元璋推薦俞淶孫俞繼祖為南京錦衣衛鎮撫一職。
劉基摯友宋濂與蘇伯衡,以及章溢、葉琛也相繼與俞淶及他四個兒子善衛、善麟、善詵、善護都有頻繁的交往。
蘇伯衡(?—1392年後),婺州金華人。蘇伯衡對俞源村格外鍾情。從現有的資料來看,蘇伯衡要比劉基、宋濂、章溢諸公所留給俞源的東西要多得多。光“四庫全書”就收入了有關俞源的文章兩篇,包括著名的《皆山樓記》和《竹坡處士俞原瑞墓志銘》。另外還有四篇收入《俞氏宗譜》之中,包括《崇本堂記》、《孝思庵志》、《靜學齋記》、《江山息興圖卷序》。
《崇本堂記》,依據文章的記載,崇本堂建於明永樂乙未(1355年)十二月,是當時祀奠(善護) 之所,地址在西山善護公之墓側。
《孝思庵志》,記敘了有關孝思庵的情況。孝思庵是祭祀隱君子二泉公(即俞淶)之祠,由其四個兒子共同創建,時間是二泉公死後十七年(1374年),俞淶兄弟俞浪也附葬其旁。文章記載了地址之方位:“去墓以南一里許,水繞於震,山負於兌,墓與坎離相望,若天造而地設。”“余曾過俞川,知俞氏大族自高曾以來世業詩書以積善稱於鄉,處士兼有才智,原善兄弟恂恂若儒生,而慷慨尚義其於所以奉先者,又如此雖欲無志得乎!……蓋廟,祭祀之地也,祭祀之足以感人心者,亦敬而已矣,莫大於天下,亦莫眾於人民。 (下轉第8版) (上接第7版)人各有心若未易感也,惟敬則無不渙萃焉,而異心者可萃也,死而同氣者當何如哉?是故,致其敬非惟足以昭格祖禰之神,尤足以式孚曾孫之心,孫而又子子而又孫,會精聚神竟其孝,雖千百人猶一人可也,千百世猶一世可也,此余輒以敬而廣孝思之義也。”該文對俞氏兄弟崇儒尚義,積善鄉里,孝道尊祖之舉大為稱道。
《靜學齋記》,是記敘文,但議論佔了絕對的篇幅,蘇伯衡在這裡極力闡述靜與動之關係。他認為“動而無靜,眾人也;靜而無動二氏也。故惟無所不動而無所動,斯足以見靜之妙,惟其無動而無所不動,斯足以驗動之神。此吾之所謂靜而有動聖人也。”《靜學齋記》的撰文時間當在1384年之前。
此後,蘇伯衡寫了《竹坡俞處士原瑞墓志銘》。“竹坡”為俞淶次子善麟別號,寫作時間是明洪武甲子年(1384年)的春天。這篇墓志銘較為詳盡、全面地記述了俞氏家族的歷史淵源,尤其是自俞淶起祖孫三代人的一些情況,這為我們研究俞氏家族的歷史提供了一份極其珍貴的文獻史料。墓志銘全文如下:
洪武甲子春,予游永嘉還麗水。俞子道堅使人持狀來求制父竹坡處士墓銘。五年,予友李參議之季子景中客處士所,予過之,景中為予言處士之美,且自其兄弟雖別,異籍異居,而通有無,同休戚。卮酒臠肉不集不食,怡怡然略不見其有間。州里之間稱處士為有德之人,童孺無異辭而學士大夫過門無不見禮者,為之嘆曰:嗟夫,處士不嗜仕進,自放山林而力行乎孝,友慈讓,重然諾,好施與。賑人之乏絕不計家之有無,交於人不以其得時失時疏戚緩急,扣門未嘗計利害禍福,為避就非所謂有所不為而可以有為者乎!越三年,又過之,館於其新堂。觴豆在列,子姓奔走將事,處士時感疾一年,猶衣冠出,相輿揖讓,酬酢殊洽,又未嘗不嘆其精爽有餘也。去之永嘉一月而處士竟卒,則壬戌之歲十二月二十有八日,距所生甲戌之歲得年四十九。道堅等以明年癸亥十二月三日葬於里馬博原之山,至是以銘為請,予雅重處士,而道堅又好學有文,何敢愛於言乎?
按狀,處士姓俞氏,麗水之俞源人。其先系出周姬姓。周封支子為俞侯,乃卒氏之宋季,有諱德者為松陽學諭,創俞源而居之。德生義,義生至剛,至剛生仍,仍生淶,世業詩書而以積善稱。淶生善麟,字原瑞,是為處士也。妣顏氏。處士內剛外柔,而持以恭敬養親。寒燠食飲之宜常,足以得其歡心。父歿,擇北山以葬。謁銘於宋濂,刻諸墓上之石,庶其有聞於來世。外門之務,身任其勞,而以逸遺兄弟無終始一也。至正甲午,括盜四起,剽掠壓境,鄉民不知所為。處士曰:“此烏合之眾,利子女玉帛耳。何能為之有?團結以抗之,可保也。”眾唯唯。少壯扶攜老幼者四至,處士部署而申之以約要,聯絡內外,聲震傍近。盜卻而鄉民以安歲。戊戌婺守將舉城款附國朝。而括民不下,俞源介乎其間,兩軍狎至不能居,處士乃率家之城居焉。會越國公兵入城,舉家駭散,獨母后。處士負母而逃,免於難。兵火后家業蕩然,遺田數畝而已。歲飢,市粟賑其里人。至熟償之,處士不受。曾東過齊魯,西略秦隴,南遊閩越,北抵幽薊,所至問其名士而禮於其廬。遇同州之人不能自歸者,輒歸之以資。後有賈於杭而蒙誣於官者,賴處士貸之錢不累死。其人三年後懷所貸來全償,息倍焉。處士曰:“亟反而償,非我所望也。”其於教子尤刻意焉,故諸咸克肖而堅遂以文學名,其為人大概如此。嗚呼!在上而貴顯者未必皆賢,在下而隱約者未必皆不賢。
故君子之於人也,不觀其用於世,惟觀其無愧於世。處士檢身慎行,而美名令聞表於鄉閭,亦即生順而死安矣。而可使無傳乎。配潘氏,溫厚勤儉,家索而復裕,其次助之力居多,子四,長堅次珍次奇次希,女一人,孫男二,曰景夔景權。銘曰:
我觀所在,大家相望。孰無小民,聚廬其鄉。慨彼小民,於厥大家。面譽背詈,摩間遐邇。君在桑梓,何修何施。方其生存,小大環歸。及其淪逝,會哭如市。久而益悲,是孰之使。人亦有言,君子仁人。退焉林邱,澤流鄉鄰。既周我急,亦拯我厄。克任克恤,自孝友出。奄其亡矣,哀哉人斯。載飢載寒,疇拊疇綏。采彼輿言,刻此貞石。尚俾樵牧,善視松柏。
《江山息興圖卷序》,寫作年代當在公元1384 年之後,因為這時的俞道堅(字文固)已遊歷過大半個中國,估計已步入中年,文章寫道:
“括蒼俞文固曾涉江湖,浮淮泗沂河洛,北游齊魯以至燕趙,西略秦隴達於平涼,歷覽天下之奇聞壯觀數年矣。一旦喟然嘆曰:‘吾將安所歸宿哉,盍返而自休焉。’於是屬畫工為《江山息興圖》而謁余,曰:‘願敘之。’嗚呼……”
宋濂(1310—1381),字景濂,明代開國文臣。朱元璋攻取婺州(今金華)時,聘 其 為五 經 師。洪武初年,聘為江南等處儒學提舉,繼又命授太子經,改起居注,常侍左右,以備顧問。
葉琛(1314—1362),字景淵,麗水人。元至正四年(1344)任歙縣縣丞,后升任處州路總管府判官。元將石抹宜孫在處州一帶徵討山寇盜賊時,葉琛“從石抹宜孫(指俞淶)守處州,為畫策,捕誅山寇,授行省元帥”。可見俞淶與葉琛早在至正十四年(1354)時就在征戰括城時相識,成了好友。
章溢(1314—1369)字三益,龍泉人,天性孝友,也是一個飽讀經書的儒士,曾教授鄉里,與俞淶相識,並多次過俞源村往來金華麗水間。至正二十年(1360)應朱元璋聘,劉基與章溢、葉琛離處州轉道俞源去金華與宋濂一起坐船離開金華赴金陵。
以劉基為首的“浙東四先生”及其友人蘇伯衡等都與俞淶以及他的兒孫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留下了許多讚美俞淶及子孫和俞源村的文章。而這一切都與俞源在古代是處婺間交通要道這一自然條件分不開的。
古代的交通除官方驛道外,尚有不少民間古道,這些古道,有的甚至要比驛道還重要,一是它往往通往古代的市鎮;二是它往往是捷徑,途短易走。而古代市鎮的多寡,反映了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反過來,古道也促進了市鎮的經濟發展,人流的交往。兩者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
古代婺州市鎮的興起始於宋代。到明代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俞源村是當時處州(今麗水市)宣平縣內僅次於縣城和陶村的第三大村鎮,同時又是僅次於驛道的括婺間交通要道上的主要村鎮。
明代黃汴的《天下水陸路程》一書中講到浙江布政司的官員從杭州到處州的麗水縣,要經過雙溪驛、茭道驛、華溪驛、丹峰驛,即從金華市東到武義北部過永康縣城至縉雲五雲鎮,這一條路線,大致相當於今天330國道金華到麗水段,這是當時金華至麗水的最主要大道。除此之外沿武義江各支流溯源而上也可到達麗水。其中武義中部呈北東流向的武義江主要支流之一的熟溪,再由熟溪支流的麻陽港、烏溪溯源而上也可抵麗水,其中烏溪到俞源后,翻過大黃嶺頭,就進入甌江水系宣平溪的上游,順此可抵達宣平縣,再經處州的麗新鎮通往麗水。
麗水古稱括城,從宣平至上坦、大黃嶺頭至俞源,由俞源過劉秀壟,到現在白姆鄉的橫山村,再由白姆鄉白鶴廟向右行過後樹嶺至后舍、下店、茶山坑就到了金華的喻斯,過喻斯就到金華安地,一出安地就是一馬平川可直奔金華。還有另一路,就是不過後樹嶺,由白鶴廟往左行,過黃泥坑,抵金華的鄭宅,沿現在已被安地水庫淹沒的峽谷到安地。但這一路山高路險,古代走的人較少,主要是走前一段路。前一路上集市多,如有后舍市等,村莊也較密集,而且相對講路程也短一些,因此成為古代括婺間的要道,很多人選擇走這一條路。而俞源村正是在這一交通要道上,因此俞源的始祖俞德,任松陽教諭時就曾多次經俞源往返於杭州、松陽間,最後看俞源風水好就定居於此,他走的也應該是這一條路。蘇伯衡《皆山樓記》中記載元明之際俞源已有數百戶,當時,經俞源往來括婺間人中,除百姓外,不乏知名人士,劉基、宋濂、章溢、蘇伯衡等明初開國勛臣著名人士,都曾多次經俞源往返於括婺間,並和俞氏家族有深交。
俞源村位於錢江與甌江兩大流域分水嶺的凡嶺和大黃嶺的北部,是宣平溪與熟溪的一個聯接點,它介于山區和平原盆地交接點的有利位置,就必然成為括婺間行旅的必經之地。由於這條古道較近,嶺也平緩,人們從松陽、宣平到金華大多經過俞源,杭州、金華的官員前往括地,或括地到婺、杭州,也大多走這條路。因此,清嘉慶年間(1796—1820),武義縣知縣張榮堠特意贈匾“惠及行旅”,掛在俞源村萬春堂內護門上楣,可以看出當時俞源客旅之盛況,以及俞源村處在古代括婺間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性。
處於古代括婺間交通交接點上的俞源村,不僅給行旅者帶來了方便,同時也給俞源村帶來了財富,俞源人並不單靠農耕致富,他們在往來古道上打聽、搜集做生意的信息,從事商業活動。已過世的俞耀宗先生講到俞源村歷史上也是有很多人經商的,他們在商業活動中賺錢后買進田地,供人租用,收取田租,積累了財富以後又去擴大生意或去城鎮再設店鋪。古時武義縣城上街的橫街(現已劃為古城保護區),是商業繁華的地段,俞源人在那裡就開了好幾家店鋪。俞氏裕後堂先後開了36家商店,而且從俞源一直開到金華的大溪。
上世紀五十年代土改時,俞源村約1400—1500人口,本村的農田不過千畝,而在外的土地超過3000畝。俞源的田產起初在山坳北口外的村子裡,後來擴展到整個武義盆地各處,鼎盛時連金華、宣平郊區都有他們的田產甚至田莊。因此俞源人很驕傲地曾講了一句話:“金村、荷漾、溪口,不值俞源金狗。”金狗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俞源大財主俞志俊的綽號。金村、荷漾、溪口是武義的大村落。在劃成分時,俞源村有24戶地主和4戶富農,其中三分之一兼營工商業、藥店和南貨店。
交通的便利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俞源盛產茶葉、茶油、桐油、靛青、薴蔴以及毛竹、木材等農副產品,當地人把這些產品源源不斷地販賣到外地。俞源人正是借了古道之便,加上經營靈活,不死守田地,才造就了今天俞源村留存了那麼多的明清古建築,留下了十分豐富的文化遺產。上世紀五十年代武義至宣平的公路建成,公路從俞源以西數里的宋村南下,俞源從此失去了金華—宣平—麗水交通中的優越地位,括婺間的古道也失去了昔日的繁華,俞源的經濟文化也逐漸走向衰落,但也因此保留了至今成為旅遊資源的古代民居和深厚的農耕文化。
俞源村的傳統民間文化源遠流長,起源於明末清初的擎台閣、迎龍燈等大型文化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俞源村的擎台閣是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正月十三,俞源村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擎台閣活動。屆時,俞源大街小巷擠滿了來自四方的群眾,這是該村最熱鬧的日子,親朋好友相聚,商人旅客雲集,氣氛比過年還要鬧猛。
據傳,俞源台閣起源於清朝中期,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擎台閣的目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為了紀念洞主老爺的生日,洞主老爺就是那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治水英雄李冰。第二種說法是為了消災攆禍,驅邪祈福,使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俞源擎台閣的隊伍陣容龐大,分古旗隊、鑾駕、樂隊、台閣、神銃等十個陣容,整個踩街隊伍達兩百四十餘人。擎台閣從處在上水口的洞主廟出發,經俞氏祠堂至廣惠庵折回,聲勢浩大,鑼鼓喧天,配以威風凜凜的長號和神銃,顯得威武雄壯、粗獷而樸野。與此同時,村民們像過節一樣,準備了竹筒飯、消災饅頭等富有民間文化內涵的點心食物,盛情款待來自四方的朋友和客人。
俞源村還有一個傳統文化節目,那就是農曆六月二十六洞主廟的圓夢節。圓夢,是俞源的傳統習俗,也是俞源古代文化的一個特色。
洞主廟,始建於宋朝,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現存19棟36間,有大小廳五處,七間落地,三層圓夢樓一座,十間佛廳,廳邊廂房上設拼花閣樓,面積7600平方米。廟址位於九龍山北麓龍宮山下,四面環山,環境清幽,夏涼冬暖,來自九龍山的小溪與來自龍宮山谷的小溪流在此匯合,成為俞源村的內水口。是俞川十景之一,謂之“琳宮晚鐘”。
洞主廟遠近聞名的是它的圓夢文化。傳說在洞主廟圓的夢十分靈驗。民國時期的《宣平縣誌》也作了記載:“龍宮山洞主廟,在縣東北四十里,俞源祀清源妙道真君祈夢甚靈。”因此,各方善男信女,虔誠而至,有的祈禱,有的求子,有的祈福消災,有的保佑發財。圓夢節前後,更是車來人往,絡繹不絕,圓夢者多時達數千人之眾。廟內佛堂前八間上下廳、兩邊六間小廳、飯廳以及圓夢樓三層屋十八間全部客滿。許多人為圓一夢甚至在廟前廟后、村頭至村尾席地而卧,直到東方破曉。
後來,圓夢活動逐步演變成為一種文化活動。圓夢節時,村裡要演三天四夜的社戲,俞氏宗祠的清式戲台可謂是最好的舞台了,社戲往往就在這兒演出。四方遊客雲集於此,白天看戲,晚上圓夢,好不愜意。神奇的是,每年這三天里,總要下一場雨,即使久旱年份也不例外。 武義報 陶波/古梁/塗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