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教授: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智慧

周山: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智慧

 




   周山 1949年生,上海市崇明縣人。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易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邏輯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邏輯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國邏輯史論》、《近現代的先秦名家研究》、《周易解讀》、《中國學術思潮史》等。近年來注重於中國文化重心當代轉移的研究,發表有 《從黃河文化到長江文化》、《中國文化重心的轉移》等多篇論文。

  人類社會中的道德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中國傳統社會,歷來注重對“啟蒙”兒童的道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也主張道德教育宜嚴不宜寬,認為嚴厲的家教能給家庭帶來莫大好處,樂於家法之寬難免會有羞辱家門之事降臨。今天,我們一起重溫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道德教育的表述,或可作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參考與借鑒。

  道德修養是一種自我行為

  修身養德的根本目的是,只求自身完美,不求他人的理解或接受。名利之心的存在會傷害道德的積累。

  在中國人心目中, “聖人”是道德修養的楷模。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往往以君子自詡,卻從不以聖人自居。可見聖人的道德境界是一種崇高的理想,聖人也就只是人們心目中的崇拜偶像。然而,聖人的道德境界,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一點一滴積聚起來的。荀子對於人的成聖過程作了這樣的描述:“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荀子認為,聖人不僅是崇拜的偶像,普通人也能經過堅持不懈的實踐,從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積累德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成為一個聖人。

  由此可見,道德修養是一種自我行為,只求諸己,不求諸人。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見敬,愛人而不必見愛。敬愛人者,己也;見敬愛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呂氏春秋·必己》)以敬愛他人為例,對他人的尊敬或愛護,只問這種敬與愛是否出自真心,是否做得徹底,而不必計較對方是否理解或接受你的敬與愛。所以,修身養德的根本目的是,只求自身完美,不求他人的理解或接受。

  正因為道德修養是一種自我行為,所以,名利之心的存在無疑會傷害道德的積累。清代學者唐甄有這樣一段分析: “蓋名者,虛而無實,美而可慕,能鑿心而滅其德,猶鑽核而絕其種。心之種絕,則德絕;德絕,則道絕;道絕,則治絕。人人為學,而世無真學;人人言治,而天下愈亂。”(《潛書·去名》)名利思想,有者多無者少。唐甄將 “名”之於道德的危害,比作鑽核絕種,確實振聾發聵。倘若人人都是為了 “名”而治學,世間哪裡還會有真正的學問?道德修養,又從何 談 起?唐 甄把名利思想與道德修養作為一對矛盾加以分析,匠心獨具,值得我們借鑒。

  由此聯想到 《道德經》的作者老子。他說: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之人從不認為自己有德,所以他擁有真正的德; “下德”之人總認為自己從不離開德,所以他不能擁有真正的德。道德修養雖然是一種自我行為,卻也不能自我欣賞,更不能自我陶醉。

  謙虛是一種美德

  人際間的謙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確對待自己的成績和錯誤,二是正確對待別人的優點。越是德高望重,越要謙和待人。

  謙虛是道德修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早在3000多年前的 《周易》古經中,就專列有一個 《謙》卦。該卦的下卦為象徵 “山”的艮,上卦為象徵 “地”的坤。山本來是高出地表之物,現在反而處在地之下,卦象體現了謙虛的精神。該卦通過 “謙謙”、“鳴謙”、 “勞謙”、 “?謙”等四個概念,闡述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如何保持謙虛這一品性。

  謙虛品性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初出茅廬,缺乏經驗,即便有書本知識,實際能力也不一定夠。只有用謙虛的態度約束自己,才能贏得他人支持,獲得鍛煉機會。

  有名望便得意忘形,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病。 “鳴謙”,有了名望仍保持謙虛品性,也就顯得難能可貴。因為前期的 “厚積”,涉世之後事業順利,並且有了一點兒名聲,此時仍能保持謙虛待人、甘居人後不爭先等美德,就一定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幫助,既有同行、同事的關愛,更有上司的培養和提攜,發展前景一定很美好。

  居功自傲,也是人的一種通病。“勞謙”,意即有功勞而不自滿,值得驕傲而不驕傲,一如既往,依然保持謙遜的態度。這種君子風範,勉強一時,或許不難;能夠保持始終,則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夠做到。

  “?謙”,意思就是準確把握謙虛的分寸。這是一個身居高位者所需考慮的問題。對上的謙遜方式、謙虛內容,與對下的謙遜方式、謙虛態度,不可能一視同仁。其間的差異,有大有小,細微處的分寸把握,是一門複雜的技巧,也是一種智慧。

  當今社會,尤其是當地球日益“變小”、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和複雜的情況下,處理邦國關係尤其是大國與小國關係時的態度與方式,尤需借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謙下理念。春秋末期的老子曾經作過這樣一個分析:“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大國對小國謙下,可取得小國的信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可取得大國的信任。在國與國的關係中,主動權在大國,所以老子的結論是: “大者宜為下”,大國尤須注意謙下。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樣如此。漢代人戴聖說:“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過行弗率,以求處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人際間的謙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確對待自己的成績和錯誤:不誇大自己的業績,知錯即改。二是正確對待別人的優點:要真心誠意地彰顯別人的善行,由衷地讚美別人的功績。這樣做,雖然把成績和方便讓給了別人,卻能贏得更多敬重。

  南北朝時期的劉勰,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聖人知盛滿之難持,每居德而謙沖:雖聰明睿智,而志愈下;富貴廣大,而心愈降;勛蓋天下,而情愈抑;不以德厚而矜物,不以身尊而驕民。”這一番話,簡直就是 《謙》卦的翻版。劉勰還有一段話,則與老子的大國以下小國的話相似: “謙則榮而愈高,損則顯而彌貴。高必以下為基,貴則以賤為本。在貴而忘貴,故能以貴下民;處高而遺高,故能以高就卑。”這一番謙虛之論,雖然富有哲理,但也有功利主義之嫌。

  操守是一種自我約束

  人的地位境遇有變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變。無論遇到好事還是壞事,都要頭腦清醒。即便是在生死關頭,也不能做出背離道義的事情。

  操守涉及人的志行品德,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孔子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只有篤信,才能好學,篤信是好學的必要條件;只有守死,才能善其道,守死是善道的必要條件。篤信而不好學,是因為篤信未必正;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死亦枉然。篤信好學是基礎,守死善道是結果。怎樣踐行守死善道?孔子舉了三個例子:其一,不可去 “危邦”謀事,當發現所居之邦政綱紊亂時,應該儘早離去。其二,天下有道,可以入仕途;天下無道,就應當隱居起來。其三,在社會秩序良好的情況下,因謀生乏術而處於貧困卑賤的狀態,應該感到羞恥;在社會秩序紊亂的情況下,不顧自己的操守而與無道的社會同流合污,即便獲得了富貴,也應感到羞恥。

  善養 “浩然之氣”的孟子,關於操守的堅持,氣勢更足。他有一句千古名言, 2000多年來激勵了無數志士仁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人的操守如何,往往面臨三種考驗:一是如何面對富貴。古人有一句話: “飽暖思淫慾”,一個人錢多了,社會地位高了,便容易貪圖享受,甚至腐化墮落。因此,富與貴是檢驗人的操守是否堅定的一面鏡子。二是如何面對貧賤。俗話說: “人窮志短”。一個人為了急於擺脫貧困,往往以放棄自己的信仰和處世原則為代價。因此,能否 “安貧樂道”、面對貧困堅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也是人生中的一種考驗。三是如何面對權威。在權力威勢面前,要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操守,不為權勢所屈服,不讓權勢扭曲自己的人格。

  荀子雖然在性善性惡上與孟子持相反意見,但是在道德操守方面的看法,與孟子的觀點一致: “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任重而不敢專。財利至則善而不及也,必將盡辭讓之義然後受;福事至則和而理,禍事至則靜而理。富則施廣,貧則用節。可貴可賤也,可富可貧也,可殺而不可使奸也。”一個人有了地位時,不可以驕狂;受到上級信任和重用時,更要注意謙和待人;當握有權力時,不要專橫跋扈;無論遇到好事還是壞事,都要頭腦清醒;即便是在生死關頭,也不能做出背離道義的事情。總之,人的地位境遇有變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變。

  《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很重視操守教育。他說: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險畏之途,干禍難之事,貪慾以傷生,讒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也。”在有些情況下,人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在有些情況下,人應該不惜自己的生命。這些行為,是堅持道德操守的具體展示。

  隱退中的道德情懷

  隱退現象古已有之,而且關於隱退的道德思考也早已形成。其中,既含有操守問題,也含有謙讓等問題。

  隱退的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儒家說的 “道不同,不相為謀”,隱退者一般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二是功成身退,如春秋時期輔助勾踐復興越國的范蠡,如秦末輔助劉邦謀取天下的張良。三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當新的領袖人物橫空出世時,居於高位者主動讓賢退隱,如堯讓位於舜,舜讓位於禹。

  《周易》中有 《?》卦,專門講隱退,可見不僅隱退現象古已有之,而且關於隱退的道德思考也早已形成。其中,既含有操守問題,也含有謙讓等問題,比較系統地表達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應持有的道德品性。

  按第一、第二爻辭所表達的?,屬於第一種原因造成的隱退,即政見不一致,又處於弱勢狀態,便選擇了隱退。按中國傳統的說法,叫做小人勢盛、君子勢弱,為了避免遭受傷害,自動退出政界。當然,按有種所謂 “大隱隱於朝”的說法,最大的隱退是身在廟堂而不發表己見,耐心等待復興的時機。

  “?尾,厲,勿用有攸往。”應該隱退時不可猶豫不決;當已經錯過了隱退的最佳時機時,面對危情,宜以靜觀變,不可作積極的對抗,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無論小隱於野,還是大隱於朝,“勿用”不是放棄自己的主張,而是在心裡堅守自己的正確理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

  第三、第四爻辭表達的?,屬於第二種原因之下的隱退,即功成名就之後的急流勇退。當一個人建立了功勞、有了很高的地位之後,不居功自傲已屬難得,居然連人人羨慕的高官、盛譽都不屑一顧,飄然而去,其思想境界自然要比謙虛更高一層。人們將這一舉動稱為“急流勇退”,其勇決之氣概,古往今來確實寥寥無幾。

  “系?”,是指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往往在隱退之際或隱退之後,還有些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時時為某些利益驅動而操心。這種隱退是極其危險的。

  “好?”,是指擯除一切好處,在恰當之時以恰當方式隱退。這是一個位極人臣的高位之人超然不顧所得的隱退,這種隱退在後來的歷史上也並不多見。漢初的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一謀士: “運籌帷幄中,決勝千裡外”,在輔助劉邦一統天下之後,劉邦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謝絕: “不敢當三萬戶”,與蕭何等20多位大功臣一致。這與當時許多功臣 “日夜爭功而不決”的情狀形成了鮮明對比。張良表示,自己以三寸之舌成為帝王之師,封萬戶侯,已經心滿意足,“願 棄 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第五、第六爻辭表達的?,屬於第三種原因之下的退隱。這是在君臨天下狀態下的退隱,是一種主動讓賢、或年長者主動讓位於年輕人的高尚行為。

  “嘉?”,值得讚美的隱退。君王隱退被視為是一種美好的事情,原因有兩個:一是君王是一個為社稷為百姓着想的負責任的統治者,二是君王發現了比自己能力強的接班人。堯帝得悉舜的賢德,為了進一步考察,將兩個女兒嫁給舜為妻。 《史記》載 “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前20年是將舜推在第一線工作,自己退居二線,處於半隱退狀態;后8年,則 “令舜攝天子之政”,自己完全處於隱退狀態。而當禹完成了治水任務之後, “舜豫薦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也就是說,舜讓禹主持工作之後,自己隱退的時間長達17年之久。正因為堯、舜的及時讓賢、以恰當的方式隱退,才會被後人尊奉為 “聖王”。

  “肥?”,寬裕自得的隱退,似乎較嘉?更有餘裕,更有一種洒脫感。這是久處君位,老而思休的隱退。人到暮年,精力衰退,思維遲鈍,這是自然規律。臣子年老,多有主動告退,也經常有朝廷頒佈70歲一律退休的規定。但是從未規定過皇帝的退休年齡,一般都是終身制。這種最高領導者終身制的傳統,甚至延續到了20世紀。在中國歷史上,極少有皇帝到了晚年、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主動退位,讓兒子或孫子繼位。所以,像清代的乾隆皇帝晚年主動退位的舉動,不僅得到了時人和後世的好評,也使皇權的平穩交接有了保證。

  隱退,不能一概而論;隱退,更不是消極的行為。以 《?》卦為中心,對中國的隱逸文化,需要重新解讀。

  嚴於律己的道德自覺

  道德自覺的最大考驗,莫過於在一個人獨身自處的境況下,都沒有絲毫的私心雜念。這種嚴於律己的道德自覺,是一個人走向高尚道德境界的必要條件。

  道德修養必須自覺。道德自覺的最大考驗,莫過於在一個人獨身自處的境況下,都沒有絲毫的私心雜念。早在春秋早期的衛武公時代,就有人以詩歌的形式,寫下了要注意培養道德自覺的慎獨之言: “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無曰 ‘不顯,莫予雲覯!’”即便獨處幽室,也要保持恭謹,在那蔽陋一隅,也應無愧於心,不要以為暗室可欺、是非難分,縱有邪念歹心也無人知道。

  200多年之後,齊國大夫晏嬰批評孔子在背後妄自議論他人時這樣說:“嬰聞之:君子獨立不慚於影,獨寢不慚於魂。”可見,這種道德慎獨的觀念,自詩經始,到春秋後期,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認識。在後來的《中庸》中,也引用了《詩經》中的這兩句詩文,認為一旦到了這樣一種道德自覺的境界,即便不言不動,也會達到“不動而敬,不言而信”的效果,得到人們的敬重和信任。

  在 《大學》中,有更形象的表達:“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一個人獨處時,要有這樣一種感覺:有十隻眼睛在看着你,有十隻手在指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眾人極其嚴密的監察之下,不容有一點點的邪念歹心,更不容有絲毫的恣情和越軌。這種嚴於律己的道德自覺,是一個人走向高尚道德境界的必要條件。

  南北朝時期,劉勰專門撰寫了一篇名為《慎獨》的文章,其中一段這樣寫道:“荃蓀孤植,不以岩隱而歇其芳;石泉潛流,不以澗幽而不清;人在暗室,豈以隱翳而回操?是以戒慎目所不睹,恐懼耳所不聞,居室如見賓,入虛如見人。”自古以來關於道德自覺的眾多文字中,這篇《慎獨》寫得最為精彩。這段文字,以岩隱荃蓀之芳香、幽澗石泉之流清,譬喻人在獨處時也應自覺保持其道德操守。文中的“居室如見賓,入虛如見人”一句,精闢雋永,成為後人道德自覺的座右銘。

  道德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因為人類社會總是在向前發展,每一個發展階段,總會有新的社會問題產生,考量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道德品性。因此,道德教育的內容,也會隨着社會的發展而增減調適。以上所說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至今仍然適用的一部分優秀文化,我們把這些內容發掘出來,加以必要的闡述,希望能對新時期的道德教育起到借鑒作用。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