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博大精深威震宇內

 


 

  羑里城

    核心提示

    《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作為中國周代的典籍,《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聖經》,東方文明有《周易》,而《周易》的誕生地就是現在的安陽。周易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根本與源頭,對中國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方面都產生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作為周易的故鄉,近年來,周易已經成為安陽一種獨特的文化。

    A

    文王拘而演周易

    “傳聞周文王就是在這裡完成了《周易》,真不知道那時候的條件有多艱苦。”走進湯陰羑里城,一株株參天古柏擎天而立,解讀着歷史的滄桑,演易坊、山門、大殿、拜殿、演易台等一座座古建築古樸而又厚重,讓前來瞻仰的遊客不禁心生敬意。而景區內的八卦陣迷宮,更是讓人慨嘆那位曾被拘於羑里的先賢的堅韌和才能。

    羑里城在安陽市湯陰縣城北約4公里處,是有史可據、有址可考的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也是風靡全球的周易文化發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名揚海內外,“畫地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歷史典故均源於此。當年周文王姬昌就是在這裡完成了東方人的“聖經”——《周易》。

    據歷史資料記載,周文王姬昌在商紂時期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城,也就是今天的安陽市湯陰北部。在獄中,姬昌寫下了《周易》一書。得到釋放后,周文王更加施行仁政,天下諸侯很多都歸順於他,隨後他便建立西周,發兵伐紂。周文王在位50年,發明了流傳於世的“文王八卦”。姬昌逝世12年後,其次子姬發率大軍大敗殷軍,滅殷建周自稱武王,尊謚父為文王。後人在羑里城修建文王廟,以紀念這位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精神財富的偉人。文王廟坐北朝南,至於修建於何時,已經沒有文字資料可考,元、明、清等幾個朝代都曾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繕。

    B

    周易已經融入生活

    “解讀周易”、“周易算命”、“用周易為您解讀風水”……如今走在安陽的大街上,只要有算命先生在的地方,你都會看到“周易”兩個字。“周易”作為一種文化,已經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被眾多人崇尚着,不少安陽市民也以生活在周易的故鄉為榮。而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陰陽怪氣”,“變卦”,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等口語和成語,也都是直接從《易經》里來的。而在此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用“日用而不知”來形容周易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除了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周易還對當今的數學、科學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確立了二進制和十進制數,開始了數學中對除法和餘數的研究,並啟蒙了中國古代的訛生命哲學。《周易》的核心講“三易”,即“簡易”、“不易”、“變易”,這也正好是企業管理理論發展的基本方向,又是中國管理哲學的核心。

    按照古書記載,易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春秋時代,《周易》作為占筮書流行,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解釋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戰國時期,《周易》中的文字含義多已不為世人所理解,為了讓它更容易被理解,古人專門撰寫了《易傳》七種以解讀《易經》,包括《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序卦傳》、《雜卦傳》合共十篇,稱為“十翼”。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李斯將其列為醫術占卜書而幸免於難。後來《易傳》被編入《易經》,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周易》。

    C

    周易申遺舉世矚目

    19世紀初,安陽殷墟出土了15萬多片甲骨文,詳細記載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戰爭和文化。在眾多甲骨文之中,有30多片帶着“卦”的符號,有完整的十天干、十二地支等甲骨文字。根據王國維二重證據法,可以確定那些甲骨文是《歸藏易》,是中國古人通過勞動、生活、文化等傳承下來的智慧結晶。而“古有三易”中的《歸藏易》、《周易》就誕生於3300年前殷商時期的首都安陽,是殷商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內外易經研究者和各種易經研究團體的推動下,1989年,安陽市政府以及湯陰縣政府等9個單位聯合在安陽舉辦了第一屆“周易與自然科學研討會”。1990年8月,安陽正式成立了“周易研究會”,吸收眾多學者研究周易,安陽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周易與現代化國際學術討論會”,周易赫然成了安陽文化的象徵之一。

    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6年6月,安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周易申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議案。2007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周易文化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8月,安陽周易研究會組織萬人簽名活動,大力聲援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11月15日,在北京,由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北京師範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周易研究成果回顧與展望高峰論壇上,北京周易研究會和河南省安陽周易研究會發起,來自上海、河北、湖北、四川、廣東等省市周易研究會和周易學者積極響應,成立了“中國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盟”,發表了《周易》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宣言》。

    安陽周易威震海內外

    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周易愛好者和研究者來到安陽,交流研究周易的心得,並為周易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2009年10月17日至20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以及各省市300餘名周易學者聚集安陽,參加第20屆安陽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

    今年8月22日,2014海峽兩岸周易學術論壇暨第二十五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在湯陰縣羑里城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及愛好者500餘人齊聚易都安陽,弘揚中華易學傳統文化,共同推進海峽兩岸關係與世界和平發展。

    20多年來,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挪威、比利時、澳大利亞、巴西、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菲律賓等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專家、學者聚攏安陽,探討周易文化的精髓,瞻仰周易文化的發源地羑里城,並朝拜和祭祀聖人周文王,無疑對安陽成為世界周易文化研究中心起到了橋樑作用。(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河南日報   郝曉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