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觀卦》體現「觀省作德」

 

 【核心提示】《易經》從眼睛所看到的有形有象的具體實物開始,察知萬事萬物都處於永恆的運動過程中。天地之間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尚書·酒誥》有“丕惟曰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之語,大意是觀省古道,行中正之德。此“觀省作德”的思想,作為內心反省,也作為一種觀察、認識和理解天地萬物的方式,在《易經·觀卦》中有充分體現。

  觀卦,下坤上巽。其卦辭曰“盥而不薦,有孚顒若”,意指懷着虔誠嚴肅的心情觀仰祭神的盛大場面。“盥”指 祈 禱 神的降 臨,“薦”指獻給神的犧牲。“盥而不薦”,意味祭祀最重要的是真誠祈禱神的降臨而不在於獻給神的犧牲。這告訴人們勿被盛大場面所眩惑,而要從中把握最緊要之處。觀卦傳遞了這樣的思維原則:從事物紛繁的過程中看到其實質。

  觀卦初六爻辭曰:“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幼童觀察事物僅看到表面或只看到一部分,而不能深入事物內部或從整體上認識事物,這是正常的。但對成人來說,若以幼童的方式觀察事物則非常不可取。這是借“童觀”之象,告誡人們觀察事物勿要流於表面。

  觀卦六二爻辭曰:“窺觀,利女貞。”窺指從門縫向外看,固然能獲得一些信息,但非正常和正確的觀察方式,而且也不正大光明。雖然這有利於那些受禮制約束而足不出戶的女子察知門外事物,但言外之意對男子不利,因為窺視免不了狹隘,有坐井觀天、管中窺豹之蔽。此借“窺觀”之象,指出對事物的觀察應是多方位的。

  觀卦六三爻辭曰:“觀我生,進退。”指出觀察者並非被動地接受,而是能夠審時度勢,採取適宜自身或進或退的行動,在觀察外物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觀察者自身應慎擇進退。

  觀卦六四爻辭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光”意指國家大治呈現出的光輝景象。生活於春秋亂世的孔子說:堅信天道,努力學習,誓死保全;不進入危邦,不在亂邦居住;天下太平就出來工作,不太平就隱居;邦國清明,自己貧賤,是恥辱;邦國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這正是“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之意。君子於邦國有道時應出仕自不待言,於邦國無道之時又如何免禍,孔子在這方面的觀察也是深刻的。他稱讚南容:邦國清明,不被廢棄;邦國黑暗,不被刑罰。他稱讚寧武子:邦國太平便聰明,邦國昏暗就裝傻;他的聰明別人趕得上,他裝傻別人就趕不上。他稱讚史魚:剛直不屈,邦國清明像箭一樣直,邦國黑暗也像箭一樣直。他稱讚蘧伯玉:君子也,邦國清明就出來做官,邦國黑暗就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孔子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對此做了最好註腳。

  觀卦九五爻辭曰:“觀我生,君子無咎。”九五乃至尊之位,既如君臨天下一般俯視民眾,也似高不可及之北斗為民眾所仰視,所以君子若要無咎,一定要“觀我生”,看清自己分為兩個方面,觀內和觀外。觀內,即是內省,自我審察。後世曾子力行此道,每日三省吾身。觀外,即是透過別人看自己。考察民風民俗便可知王公大人統治如何,因為民眾以統治者為榜樣。西周時期採集民間歌謠獻給天子,即觀“民風”以正“君道”之意。孔子深入闡釋了“觀民”“正己”思想。孔子認為:君子的德行如風,百姓的德行如草,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又說:統治者講究禮節,百姓就沒有人敢不尊敬;統治者行為正當,百姓就沒有人敢不服從;統治者有誠信,百姓就沒有人敢不說真話。

  觀卦上九爻辭曰:“觀其生,君子無咎。”大意是人人都觀仰君子的行為,他必無咎害。不但大人君子,即使是普通人亦應如此——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處於被觀察的境遇中。曾子對此境遇十分警醒,臨終前引《詩》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和行為準則“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大人君子是世人之楷模,如果他們不慎乎“其生”,民眾也就失去了觀仰的對象。君子為人景仰,其志行不可安逸鬆懈,才能“無咎”。

  整個觀卦,把對外物和人事觀察與自然聯繫在一起,揭示了人們依據觀察反思得出規律性認識的思維方式。《周禮》記載,掌管卜筮的人每次占卜之後,將所得的兆象和占斷的辭句記錄下來,連同禮神之幣藏於府庫,年終將積累的筮辭和卜辭加以統計整理,看有多少條應驗,並將其選出來,作為下一次占筮的依據。正是通過這樣的觀察總結,《易經》發現了宇宙的根本規律:陰陽的對立統一。《易經》從眼睛所看到的有形有象的具體實物開始,察知萬事萬物都處於永恆的運動過程中。天地之間唯一不變的是變化。變化的根源就在於陰陽的對立鬥爭,而對立鬥爭恰好又把雙方結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創造了永恆的變化。

  《易經》觀物重在觀變,即觀天地交感化生萬物,察知萬物的實際情況。聖人據此去感知人心,觀摩研習天地化生萬物之大德,教化自己和百姓,成就道德人格。   作者: 劉鶴丹(作者單位: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哲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