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張濤教授:做個成功人士,必須得懂《周易》

北師大張濤教授:做個成功人士,必須得懂《周易》





      2013年6月29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與此同時,易學經典研究工程啟動。這一新成立的科研機構,將進行易學文獻的全面梳理和體系建構,發揮易學對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鑒作用。日前,在青島舉行的首屆自然國學大會上,記者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濤。作為高亨、郭沫若先生的再傳弟子,張濤學術視野開闊,文史哲互證兼治,代表作之一《秦漢易學思想研究》,被學界贊為“開拓了易學研究的嶄新領域”,“是一次學術思想的解放”。

     家鄉在臨清,張濤談吐間流露出山東人的溫和敦厚,耐心回答記者每一個問題,解讀易學在不同時空背景的表情。

     群經之首——“宇宙代數學”

     記者(以下簡稱記):在今天的生活中,易學文化的影子隨處可見。《周易》的原文在很多重要場合和講話中被引用。習近平同志曾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講話:“我們的先哲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這是中華民族積極進取、剛健有為、勇往直前的內在動力。”

     張濤(以下簡稱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原文出自《周易·乾卦·象傳》。江 澤 民、胡 錦 濤、習 近 平等同志及希拉 克、普 京、福田 康 夫等外國政 要,都曾以古喻今,在一些重要場合和報告中引述《周易》之語。

     《周易》為六經之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易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發展影響至深至遠,特別是其中的和諧思想、創新精神、包容態度、憂患意識等,都已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人文心理和價值觀念之中,成為中國精神、中國智慧的集中體現。

     傳統上,《四庫全書》按四個部類把中國的圖書文獻作了分類,《周易》類圖書永遠是排在最前頭的。易學在中國傳統社會起着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地位極其重要。今天人們越來越正視這樣的優秀文化傳統,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在《周易》和易學中汲取智慧、靈感。

     記:《周易》的內容給人神秘感,很抽象,也很難讀懂。為什麼這麼晦澀、抽象的書,卻有這樣持久的生命力?

     張:《周易》有符號和文字兩套系統,既談占卜之術,又講人文哲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變化無窮,其中包含着深邃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因此馮友蘭先生稱《周易》為“宇宙代數學”。它的神秘性和高度的包容性,使它為歷代成功人士所傾倒、所熱衷,不斷地用自己的理念詮釋和解讀它,又產生了大量的易學著作。

     尤其在中國傳統社會,《周易》和易學是許多思想家、政治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理論淵藪和思想依據。他們甚至將《周易》視為“聖帝明王致太平法”,從中汲取政治智慧,使易學不斷結緣於政治理論和實踐。

     可以說,《周易》承載着民族的文化命脈。中國易學的發展,對歷代社會政治改革產生了巨大影響。以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張居正、康有為等為代表的改革家們,他們的思想和實踐無不閃動着易學的影子,而歷代社會政治改革也為易學的不斷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使其始終保持特有的時代張力。

     記:一般認為,《周易》的形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是我國現存成書時間最早的文化經典。這麼早寫成的一本書,它從一開始就這樣包羅萬象了嗎?

     張:有人說《周易》的形成和易學的發展相當於滾雪球式的。從出現到成熟,經過歷代先賢的相繼創作、推演、加工和闡述,內容宏富,思想精深。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早在傳說中的伏羲時代,大約六七千年前,出現了八卦;大約三千年前,相傳周文王作六十四卦卦爻辭,是為狹義的《易經》;大約到兩千五百年前,相傳孔子又作了《易傳》(十翼)。《易傳》把易學從占筮之書,發展成為人文哲理性的著作。到孔子的時代,書的原文已達兩萬四千一百多字,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經典。儒、道、墨、法、陰陽等先秦諸子各家,以及漢魏之後的儒、釋、道各家,都各取所需,從《易經》或《易傳》里吸取營養。各家各派學說都從各自的角度發展了易學,所以易學後來是蔚為大觀。

     我們之前常說中華文明五千年,但一些外國的朋友不認同,認為中國歷史有準確紀年的三千年都不到。如果我們真要找歷史長達五千年的東西,只能拿《周易》做載體。中華文化本來就是不斷地包容、消化、融會各家各派的思想,所以易學也在不斷地變化發展。

     “尷尬”處境——易學在教育中何處安身

     記:《周易》中既有形而上的道,有系統思維和哲學思想,也有具體的操作手段,有計算、推理的內容,萊布尼茨、玻爾、牛頓等多位西方科學家從中得到重大啟示。很多人有一個疑問:易學研究到底屬於哪個學科?

     張:這個問題問得好。毛澤東同志當年曾問過山大的高亨教授:“你是研究文學的還是研究哲學的?”《周易》屬於什麼學科?這個問題是100多年前歐風美雨大舉進入中國,中國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以後才出現的。

     中國的傳統學術是沒有分科的,是個讀書人就得讀《周易》,只要想躋身於上流社會,做個成功人士,必須得懂《周易》。這是必修課。近代意義上的學術分科或者說分科立學、分科治學,是在以分析見長的西方思維方式的影響下產生的,出現於中國則是西學東漸的結果。西方學術傳入中國以後,中國學人按照西方學術分科的觀念和原則,對中國學術和學校教育教義進行分門別類的處理。到了晚清,整個中國教育體制、學科體系開始全部發生變化,從私塾、書院變成了現代學校,傳統教育變成了現代新式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周易》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從最重要的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秘籍、寶典,變成一個大家不理解到後來甚至被矮化、妖魔化的對象。

     記:分科是來自西學的概念,但中國傳統的教育觀點是整體的。這是不是易學在今天的教育體制中,很難找到落腳點的原因?

     張: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是綜合的、普遍聯繫的。《周易》天人合一的命題正是這種綜合思維方式的最高、最完整的體現。以易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學術和文化教育,受綜合思維方式的影響,帶有明顯的綜合、博通的性質和特點。中國傳統學術本來是不分科的,起碼文史哲不分。古代的學術分類與現代的學科分類不一樣,這是要明確的。在古代學術分類體系里,典籍分為經史子集,而易學又居於經部首位的。到了晚清,中國傳統學術開始了現代轉型,分科立學、分科治學成為趨勢。1902年清政府擬定《欽定學堂章程》,學科分為八科,有經學科、政法科、文學科、醫科、格致科等等。1905年科舉廢除之後,大家讀經書的熱情也低了。伴隨着學術的轉型和教育體制的變化,易學逐漸從中國傳統教育科目的最尊貴的位置上移出,走下神壇。

     在新文化運動以後,教育整個採用西學的模式,藉助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搞了學位學歷制度,12大門類都是西方人分的。民國時期,中國實際上已是新學的體制了,但是還有舊學的老人在,還有私塾在,當時的分科立學並不完全排斥對通才的培養。到解放以後,尤其是1952年院系調整,向蘇聯學習,學科分得更細了,此後人們更注重個案的處理和研究,致力於某一學科的某一分支的建設,專門之學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顯赫,通人之學就更不為時尚所重了。分科立學、分科治學走向極端,使人們對所研究的問題很難有一種整體的、普遍聯繫的認識和把握,尤其有礙於對中國古代文獻、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因為主要以古代文獻為載體的中國傳統學術和文化教育是在綜合的、普遍聯繫的思維方式下產生並發展的。所以在現行體系下,易學找不到一個最恰當、安穩的安身之處。似乎放在哪個學科都可以,但是放在哪個學科又都不是最合適的。易學在現行的學科體系下顯得無所適從,不接地氣。

     記:某種程度上,現行的教育模式把國學從整體上剝離了、打散了?

      張:由此看出教育是多麼重要!它可以讓一本書高到天上去,也可以讓一本書跌到地下。不要認為教育就只是教育界本身的事兒,實際上它影響到千家萬戶,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到社會風尚演變。教育和社會的需求互相影響。就像電影《中國合伙人》里反映出的,出國熱、英語熱的社會需求,成就了最富有的老師俞敏洪。與英語熱截然相反,國學的處境在今天有一些尷尬。 

記:不能與現行教育體制接軌,振興國學的想法也許只能淪為空談?

     張:雖然在教育體制中似乎稍顯尷尬,但是以易學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存在於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我們的祖先一直在讀《周易》,深受易學影響,民族文化里有一個慣性、或者說是歷史的延續性。應該說,東西方文化的未來,是藉助東方的整體着眼、普遍聯繫的綜合思維方式,同時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把人類文明的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我國高校的學科建設和發展也應更好地合於這一趨勢,自覺地超越現在通行的學科界限,在不斷完善現有學科體系的基礎上,使各學科之間保持高度開放、相互融通的姿態和趨勢,發揮好、運用好中國傳統文化講綜合、講整體概念和普遍聯繫的優勢,促進我國高校的學科建設和發展。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學校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就現行教育制度和學科體系而言,易學涉及到歷史、文學、哲學、藝術、教育、管理以及自然科學中的諸多學科。系統地開展易學文化研究,將整合多個學科領域中的學術力量,培育出易學教育、易學美學、易學藝術、易學管理等多個交叉學科,形成新的學術增長點。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學校的教育改革和學術創新,推動文教事業的發展。

     矮化或神化——認識易學有誤區

     記:剛才談了易學在象牙塔中的處境,回到世俗生活中,人們關注《周易》更多在於其實用性,能占知未來,預測吉凶。這符合易學的本意嗎? 

     張:《周易》本身是一本書,後來分流出精英易學和民間易學。一方面我們強調《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必須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治學精神來研究它;另外一方面它又是實用的,易學的生活化、社會化、大眾化、通俗化,才使易學有着更廣泛的生命力,能走進千家萬戶。

     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到清代的樸學,易學始終作為各時代思想文化主題的重要內容而存在,各家各派的思想精英無不對其進行挖掘和詮釋,由此形成的學術成果體大思精。不同的學者受時代的思想文化氛圍和個人的知識和學派背景、價值理想的影響,出現不同的治易取向,形成不同的易學流派,有的重象數、有的重義理、有的重訓詁,易學史上便有著名的“兩派六宗”之說。與此同時,民間的易學研究者也圍繞着《周易》,不斷地從道德倫理、文化藝術、風俗習慣、民眾心理等角度對其進行開拓,從而形成了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民間易學文化。漢代以降,先後出現納甲筮法、堪輿之術、命理之學等民間易學的各種形式。對於這流派眾多、形式各異的易學形態,我們很難去劃出統一的一條線,去判斷誰對誰錯。應該說,無論是精英易學還是民間易學,都是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易學這種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和文化感召力,也許正是其數千年來能不斷展現其無窮魅力的關鍵之所在。

     近代以後,伴隨着西方學術思想的進入,易學也呈現出新的面貌,湧現出史學易、哲學易、科學易等新的學術領域,反映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精神風貌。比如高亨先生,因為他受到新的學術思潮的影響,解易不守《易傳》、不重象數、不談占筮。但如果好多卦攤上,擺着高亨先生的書,那肯定是當事人不明就裡。

     記:如今社會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有些人一提易學就聯想到算卦,認為是迷信,屬於偽科學。您怎麼看這樣的觀點?

     張: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易學是分為精英易學和民間易學的。對易學的認識誤區在於對易學本身的認識不夠,這是我們易學界應該反思的地方。其次,是對民間易學的認識不夠,簡單地將其與學術研究對立起來,隨意貼上迷信的標籤。必須承認,近年來,民間易學的突飛猛進、影響激增,已經成為當代“易學熱”的重要推手。從一定意義上講,如果沒有民間力量的認同、追慕和推動,易學文化不可能影響如此廣泛、如此巨大。我們一直堅定地認為,“易學熱”“熱”在民間,不應將精英易學與民間易學簡單地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學院派與民間派之間應該進一步相互取鑒、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因為在探求學術真理的道路上,兩者是相伴而行、相得益彰、殊途同歸的。

     對於易學的預測功能是否是迷信的問題,我們也應該以歷史的眼光和辨證的態度加以看待。首先,易學在其演變和發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社會生活始終是相伴相隨的,易學通過術數等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形態,浸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融入到中華民族人文心理和價值觀念之中,其中不少理念甚至成為政府規範民間習俗、整飭社會風尚的思想文化依據。此外,我們在評價易學文化時,不應該再糾纏於科學與迷信的爭論,易學文化特別是其中有關術數的內容例如占筮、命理、堪輿等,在中國一直是傳承不絕、世代延續的,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雖然現代科技目前還無法對其加以具體驗證,但它們能依靠自身的實用性在一個長時段內存在和發展,應當自有其合理性,自有其價值和意義。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簡單將其歸入迷信,應該堅信未來科學能夠解釋這些東西,因為科學本身也是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

     總的來看,對易學的矮化、妖 魔化是一種誤區。

     記:也有另外一種極端,就是對《周易》的預測功能絕對相信,以至於過度迷 信。

     張:是的,另外一個誤區就是把《周易》說得神乎其神,天花亂墜,有點像吸了鴉 片一樣過度依賴。我們還是應該強調易學首先是個大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老去占卜、算卦。孔子就說過“不佔而已矣”,荀子也講過“善為《易》者不佔”。過去許多易學大家都貫徹了這一信條,不以此術博名逐利,始終把《周易》視為“修、齊、治、平”的帝王之學,始終將其作為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代表。應該說,過度地渲染易學的功能,絕對化地宣傳易學的作用,本身並不利於易學的發揚和傳播,有時甚至適得其反,造成公眾的逆反心理。

     記:在機場的書店裡經常見到,命理、堪輿方面的書擺滿書架,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更有一些所謂的大師,走江湖,把易學當成一種生意來做。您怎麼看這種把易學商業化的現象?

     張:確實這在古代也是一門技藝,是一種生存之道,一些地方還很重視。例如古代的堪輿之術,被叫做“金飯碗”。在贛南等地,有的民謠就說,干這活兒的給個縣官都不換。今天的一些人,也是在推行市場經濟之後,把易學當成生意來做,當成謀生的手段。

     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去做這些事情,應該建立在系統整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之上,至少要對《周易》的基本理論,對易學的學科體系有一個充分了解,吸收其合理內核,並加以創造性轉換,逐步完成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對接。現在好多人的做法過度市場化、商業化。

     助力中國夢——今天這樣看易學

     記:今天研究易學的價值和意義何在?

     張:21世紀的新易學應當為國家和政府決策提供理論支持,這是我們在談《周易》的智慧及其當代價值的時候經常說到的。比如,最早講“和諧”就來自《周易》,人的和諧、天人的和諧,《周易》實際上就是講和諧。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易學,易學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有具有時代特徵的易學家和思想家。

 記:今年五 4青年節前,習 近 平同志在給北大學生的信中提到: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句引語出自歐陽修《易或問》,是歐陽修研究易學的心得體會。您怎麼看易學與中國夢的結合點?

 張:中國夢既是國家和民族之夢,同時還實現人的自我完善和人生理想。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事半功倍,追求一種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模式,學習易學、掌握易學智慧能幫助實現個人的自我完善、全面發展,能更好地為自己提供指導和決策。

 古人常說,“不學易不足以為良相,不足以為良醫”。通過研讀《周易》這樣的經典,學習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道,有發展方向在手,有這兩個原則在手,中國夢何愁不能實現呢?

 縱觀歷史,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結合起來實現二者的完美統一。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現在似乎過於強調自強不息,對厚德載物講得太少。領導常常會對下屬說:“你只要好好乾、好好工作就能事業成功。”但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人生的機遇期、實現自我價值的時間節點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通過研讀《周易》,有了智慧,可以為自己預測,我說的這種預測是廣義的預測,是為了更好地把握髮展的關節點。《周易》是一種成功的秘籍寶典,在當代社會是能夠助力中國夢的實現,助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大眾日報》 記者 卞文超 任宇波 婁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