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青史一代客家堪輿大師楊救貧
建在興國三僚村的楊公祠。
傳說中的三僚七星池。
在贛南、港台,乃至於異國他鄉,一千多年前的客家堪輿大師楊救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楊救貧,名益,字叔茂,號筠松。《江西通志》載:“筠松,竇州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他生於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戌時。
唐朝晚期,統治階級奢侈日甚,朝政腐敗、賦稅苛重、民不聊生。農民起 義領 袖黃巢揭竿而起,四方響應,從者如雲,義旗指處,所向披靡。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起 義大軍佔領潼關,攻克長安。唐僖宗李儼在“百官皆莫知之”(《資治通鑒》卷二五四)的緊急情況下,攜帶三個妃嬪、四個親王,僅有五百名“神策軍”護駕,倉皇逃出長安,“奔馳不分晝夜”地逃往西川。
這時,出身清貧、為官廉潔的楊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腐敗,早已心存隱意。他淡泊名利、不戀權位,趁機棄官為民,遠離長安,回歸民間,以他平素悉心鑽研的堪輿術,浪跡各地,為世人勘察,擇定吉 穴佳壤,營造祖先墳墓。
對楊筠松趁着兵荒馬亂逃離長安一事,歷來流傳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說他在混亂中,利用曾在皇宮的瓊林御庫供職之便,將庫中珍藏有關風水地理方面的經典秘籍私自帶到民間。另一種是說他在朝中任職期間,與瓊林御庫的司庫總管相處甚善,便給他提供了進庫閱讀甚至借出庫內藏書的方便,從而使他獲得潛心披閱中國堪輿學鼻祖青烏子的《葬經》、郭璞的《錦囊經》、陶侃的《捉脈賦》、一行和尚的《界水說》、司馬頭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機》等一大批珍貴古籍的機會,使他的堪輿理論大有長進。但在他決定棄官而去的前夕,他根本沒有萌生私自吞沒這些借回家的典籍書的念頭,而是當著司庫總管的面,一一清點、如數歸還。竊以為前一種說法,與楊筠松的為人處世之道格格不入,不無以訛傳訛之嫌。在這一點上,就連《四庫全書》子部七中,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和總校官隆費墀等四人於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奏呈給乾隆的“提要”中,也為楊筠松辨誣,“廣明中,遇黃巢犯闕,竊禁中至函秘術以逃,后往來於處世。無稽之談,蓋不足信也”。而後一種說法,則符合他為人素來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性格,因此,他才能平心靜氣、心安理得地回到民間,去做他願意做的事。
楊筠松平素自奉節儉,布衣芒鞋,深入民間。他憐貧恤苦、多方周濟,不遺餘力,以他的風水地理之術,幫助貧苦百姓,在民間有口皆碑,稱之為“救貧先生”。從此,“救貧”二字的名聲大振,不脛而走,而他的本名在廣大百姓中,反倒知之者不多了。
在堪輿學的基本理論方面,楊救貧力主因地制宜,因形擇穴,觀察龍脈,分析地勢、方位,從而選定陰陽二宅的最佳穴址。他的學說經過發展、完善的過程,逐漸演變、形成風水地理的“形法理論”,也稱“形勢派”或“巒體派”。楊救貧有不少堪輿學理論著作問世,並被悉數收入《四庫全書》,後世堪輿界尊稱他為“形勢派”或“江西派”,亦稱“贛派”的風水地理祖師,以有別於“福建派”(亦稱“閩派)的“理氣之法”。
楊救貧久住於都、興國等地,遍游贛南的名山大川,踏勘、擇定了難以數計的吉穴佳壤。于都縣寬田鄉楊公村管氏宗祠(繼述堂)的祠址,相傳就是他擇址、定向的。有一個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傳說,就是敘述管氏族人說他到芒筒壩去勘定興建祠堂的祠址過程中,發生的一連串陰差陽錯的故事。
在民間口口相傳的相當一部分傳說中,人們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給一向平易近人、可親可敬、一心為貧困百姓排憂解難的楊救貧塗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尊稱他為“仙師”“仙人”。如有的傳說,把他說成可以作法,呼喚雷霆,擊葬一個作惡多端的凶儒;又如有的傳說,說他口中念念有詞,詛咒一個惡人,後來果如其咒,惡人爛背、瞎眼……如此一來,把人們導入了一個誤區:一提起楊救貧和風水地理,便與封建迷信聯繫在一起。殊不知在他的理論與實踐中,往往有不少含有從實際出發,符合辯證哲學的成分。
唐天祐三年(公元907年),相傳楊救貧為贛州的一個官吏踏勘祖墳吉穴,酒後失言,遭到猜忌。官吏用陰陽壺盛青酒,使他慢性中毒,在買舟東上返回於都的途中,毒性發作,死在舟中,時船已到於都寬田的葯口(亦名樂口)。《于都縣志》(清同治版)載:“卒於贛,葬於中樂口”,距楊公村管氏宗祠僅二華里許。
時逾千年,梅江改道,楊救貧墓早已游入河底的不可知處,跡不可尋。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太守葉夢熊曾在梅江西岸江水從河頭村急轉直瀉寒信峽的山嘴處,正對着楊救貧墓址,立了一塊紅石日照碑,以資紀念。今天,這塊碑上鐫刻的“唐國師楊公”字樣,仍清晰可辨(此碑現為于都縣博物館收藏)。
那座名為“繼述堂”的管氏宗祠,現在依然屹立在梅江東岸的芒筒壩,後人為了紀念堪輿大師楊救貧,改芒筒壩為楊公壩,至今仍稱楊公村。
多少個世紀過去了,關於楊救貧這位有着濃厚傳奇色彩的古人的傳說,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茶餘飯後、炎夏納涼、隆冬圍爐之時,人們津津樂道,興味盎然。我相信,傳說歸傳說,現代的客家贛州人依然會隨着時代的發展,以科學的觀點品味這一切。(李炅)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來源:中國贛州網-贛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