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城的風水解讀--古代蕪湖城選址和建設
1935年蕪湖地圖
蕪湖古城圖
古代蕪湖城的選址和建設,是按照一定的規劃模式進行的,其根據是“風水”學和儒家思想。風水地理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風水地理學的理論中如果擯棄其術數(“術數”是指推測人事吉凶禍福的法術,如看相、占卜等)風水中非理性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實際上就是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
蕪湖古城作為文化的載體,它是文化景觀和信息最集中的空間,它的誕生和發展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周圍的地理環境,因此,地理環境的選擇對蕪湖古城的選址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選址得當,有利於城市的穩定和發展,反之,造成不必要的搬遷,浪費大量社會勞動,也延緩了城市和區域發展。蕪湖古城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水勢與安宅的原則
風水地理認為,發源於萬山叢中的大江大河在長距離奔騰之後,匯入大湖或大海,在匯水處形成所謂“聚水格局”。由於水是生產、交通等不可或缺的要素與資源,故匯水處宜為都邑所在,“凡京都府縣,其基闊大,其基既闊,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灣曲乃龍氣之聚會也”。中國古代都城、近代大城市選址都證明古人論斷。翻開中外地圖可見,凡在大江大河彎環境(河曲)或入海處幾乎都有大城市,或為首都,或為商業中心。
蕪湖位於長江與青弋江的交匯處,這種“二河交匯處”不僅土地肥沃,水源供應充沛,而且甚少水患,是一處非常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是風水師讚美的福地。《地理辨正疏》記錄:“聖人作都,不言華嵩之脈絡,而言瀍、澗之相交。”這種“二河交匯”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大河與小河交匯處,主要來自“調節水位”、“防止洪患”之利;因兩條河流交匯處附近,即使雨季來臨,豪雨不斷,造成某一河流水位高漲,超過警戒線,驚險萬分,但是只要洪水行經“二河交匯處”時,就可順勢將過多的河水,移至另一水道作調節,如此,就不容易有水患發生。漸漸地,只要有此地理特徵的地方,往往形成人口稠密的城市。
另外,中國曆來的名都大城,大致都是界水而且抱水的,生氣旺盛,人才薈萃,富甲一方,非常繁榮。因為兩條河流中間,必定夾着龍脈(龍脈指如龍般妖嬌翔,飄忽隘顯的地脈。地脈以山川走向為其標誌,故風水家之龍脈,即是隨山川行走的氣脈),水流不停,龍脈中的地氣亦隨着奔走不停,直到兩條河水匯合的時候,因為水的阻隔,地氣(土地山川所賦的靈氣)無法通過,自然就停聚在兩水的匯合點之內,所謂“界水”,就是以水為界,使地氣停止的意思。《地理琢玉斧》云:“龍之行動未往日行,停止不去日止。何以知其行?水之所分,山之所發,此龍之行處也。何以知其止,水之所交,山之所會,此龍之止處也。”意思是說:龍脈(無論是山脈或者平地)兩旁各有一條河流夾送而行,兩條河流還沒有匯合,就是龍脈還在行走,兩條河流匯合了龍脈就會停止,而兩條河流匯合的地方,就是龍脈停止的地方。兩條河流交匯(界水)之處,是龍脈界止的地方,所以古人曰:“未看山,先看水,真龍落處水聚,真穴落處水瀍。”水聚是指四方河水流來匯合,水瀍是指流水繞抱,也就是界水抱水的地方,為真龍真穴的意思。界水兼抱水,地氣停聚,自然生氣旺盛;生氣旺盛,自然萬物滋茂,容易聚集人口;人口一多,即有貿易往來,發展出商業;商業發展,則容易帶來財富;財富一多,則行有餘力以學文,求取功名利祿。所以說界水兼抱水之地,是發富貴的絕佳地點。另外,地理家謂:“山管人丁水管財”,又說:“水深處民多富,水淺處民多貧,水聚處民多稠,水散處民多離。”基於上述的道理,蕪湖處於界水兼抱水的地點,由於水聚水深,人口稠密,居民富庶,容易發展成為大城市。按照省政府發佈的《安徽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蕪湖作為“全省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蕪湖將是500萬人口的區域特大型城市。
在古代,清代學者劉獻廷在《廣陽雜記》中就說:“天下有四聚,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然東海之濱,蘇州而外更有蕪湖、揚州、江寧(今南京)、杭州以分其勢。”
“負陰抱陽”選址原則
所謂負陰抱陽,即背山面水,山水結合為城市聚落選址理想模式,即城基址後有主峰(來龍山、主山)聳峙,左右有次峰或岡阜為左輔右弼山(風水中稱為砂),山上保持豐茂植被覆蓋;基址面前為彎曲水流,水流對面還應有一個對景山。蕪湖城的基址後主峰是神山,據清康熙《太平府志》夏沖的《重修神山殿宇序》記載:“嘗聞大瀛海中有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吾邑神山為邑諸山鼻祖,亦以是名,則山之靈昭昭也。自山麓蜿蜒數里,當縣北而拱秀者則赭埠也,一折而西,砥柱長江,鞏固大河則范羅、驛磯諸山也;……莫不從此山為根蒂。”由此可知,神山得名的由來及其在古代縣境內所處的重要地位。蕪湖的左輔右弼山為荊山(左)和赭山(右),基址面前彎曲水流是青弋江,水流對面的對景山是白馬山;另外城鎮的軸線方向最好是從北向南,城鎮的基址最好在這個山環水抱格局的中央,並且地勢平坦具有一定坡度。蕪湖城正好在神山、荊山、赭山、白馬山之間,中間還有青弋江繞抱,蕪湖的基本軸線方向由神山-青弋江-白馬山組成,正好是從北向南,其地理趨勢是由神山向青弋江逐漸降低。
風水地理認為這種“山環水抱必有氣”,“山環水抱者必有大發者”。這是優選城址最重要的規律之一,已為古今中外許多都市鄉鎮選址所證實。蕪湖古城選址與這一模式基本吻合。如果用現代地理學的理論來解釋風水地理中的“負陰抱陽”,就有了另一層含義:北半球的城市如果城址坐北向南,就能夠取得充足陽光,抵禦北風和接納南風吹拂。蕪湖位於北半球,地處於亞熱帶,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同時又地處平原,周圍河湖眾多,地勢開闊。神山諸山冬季阻擋寒冷北風,夏天又是迎風坡,形成雨澤,故蕪湖能維持良好氣候,冬暖夏涼,城址倚山而地勢較高,較乾爽,人不易生病,於健康有利。
城市腹地要求
城市必須擁有一定的腹地,以供應市民需要物資,即城市規模與環境容量相關。這個腹地要求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單元,類似今天地理學區域單元或地貌單元,風水說把這個單元稱為太極;太極分四級,各宜建相應等級城市或聚落。戰國時管子提出城市密度分佈思想:“夫國城大而田野淺者,其野不足以養其民”,“凡田野,萬家之眾,可食之地五十里,可以為足矣;萬家之下,則就山澤可矣;萬家之上,則去山澤可矣”。這些數字的大小,反映了各級城市對腹地都有自己的要求。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之區,城市規模必定較大,風水學稱之為“大聚”,即太極一級,宜為都城;太極二、三級為“中聚”,宜建為州郡縣治;太極四級為“小聚”,宜建鄉鎮或家宅。秦漢時期江南一帶為蠻荒之區,蕪湖周圍大部分地區尚未完全成陸,當時的鳩茲(蕪湖)雖然為邑,但腹地畢竟有限,故城池規模不大,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近12萬平方米。後來蕪湖城遷至雞毛山,城市的規模隨着其腹地的擴大和開發程度的上升同步增長,這又反過來驗證了風水地理學說上述理論。
蕪湖的城市改造
世界上的自然地理形勢是千姿百態的,完美無缺符合風水理論的地方極少。蕪湖在城址選定后,便開始了城鎮改造和完善工程,使之更多地符合“風水”要求。
風水說對不理想的地形,往往造景加以補救,使城市整體景觀趨於穩定和平衡,這包括建塔、造橋、築亭、植樹等。凡水流出口處,即“水口”,地勢低洼,常為造景之處。蕪湖在青弋江入長江口即有不少這種人文景點,如中江塔、接官廳等。最典型的為明末修築的“中江塔”,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蕪湖縣誌》記載:“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乃落成。”建中江塔是“以鎮水口”,象徵“文筆插天,官星鼎峙,人文秀髮,閭閻殷富,風俗貞良”。中江塔在水口方位上增加了蕪湖城鎖鑰氣勢,後來成為蕪湖風景名勝。
蕪湖的城市選址,實質上是對自然生存環境的取捨,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活、生產條件。特別是在農耕社會,人們對自然環境有着強烈的依賴;優良的人居環境可以為居民的生存提供堅實的基礎,為城市的昌盛、人文的發達提供可能。蕪湖四周這種山脈圍合形成的比較開闊平展的空間,就適宜城市基址的建立和拓展。周圍的植被既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又可以調節氣候。這些環境因素整合在一起,造就了具有典型生態功能的人居環境。通過風水學原理的運用,蕪湖的先輩為後代創造了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空間。胡毓驊 (圖片由蕪湖市地方志辦公室提供)以上內容來自:大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