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德行說》發佈會暨學術研討在北京大學舉辦

《易道·德行說》發佈會暨學術研討在北京大學舉辦




圖為馬寶善(右一)先生受聘成為北京大學元培學院課外導師。中新社發 陸欣 攝  


 

                   探索以德興國、以法治國的重要性

—— 新書《易道·德行說》新聞發佈會暨學術研討在北京大學舉辦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當代中國和平發展,是目前致力於哲學研究的時代需要。由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華夏易明書畫院、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馬寶善新著《易道·德行說》新聞發佈會暨學術研討於2013年10月27日在北京大學召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若要深入透徹認知這個理,還得從中華文化之根說起。根,是最早發芽的地方。早在中華漢文字產生之前,遠古先民就創造過各式各樣的圖型、符號,以便思想交流;並對其生活、勞作發揮過重要作用。其中讓天下人產生共鳴,並傳承幾千年之久的《易經》符號,就是其姣姣者。

易經哲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稱之謂易道。道寓於人之行為者,稱之謂德。

《易道·德行說》這本書就是將道與德的內涵及其意義,與廣大讀者進行一次交流。此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為《易道篇》,下為《德行篇》;上篇簡述《易經》符號系統所揭示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及其原則、法則和規則;下篇初探德行概念及其與道的關係,以及德行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德行六策闡述國家之德行;德行九養論述個體之德行。書中提出當前人類社會出現的各種危機和動亂,表面上看起來是經濟的,實質上是政治的,根本上是文化的,核心上是哲學的,歸根結底是德行不尚造成的。新書認為,根據易經哲理,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只靠一條腿走路是不可持久的。德行,德行,再德行,最後導致貧窮;利潤,利潤,再利潤,最後導向危機。只有將經濟發展與德行教育並舉,發展,發展,再發展,最後才可導向輝煌的發展。新書進一步認為,在當今的社會現實中,缺失德行理論支撐,缺少德行教育機制,缺乏德行宣傳力度等現象值得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只構築硬件,不精配軟件,或者軟件不力,就如同一台缺少“德蕊”的電腦,在運轉過程中不可能不產生危機或死機。

在現實的國家治理中如何實現“以德興國”和“以法治國”的結合?書中提出“德行六策”和“德行九養”的新觀點,六策即“以財立國;以德興國;以法治國;以技強國;以武衛國;以文盛國”。九養即:仁;義;禮;智;信;孝;真;誠;謙。仁,是德行的主要標誌;義,是倡導仁的重要舉措;禮,是維護社會秩序之綱紀;智,是開啟德行之門的“金鑰匙”;信,是修養德行的關鍵;孝,是對正義事業的忠誠;真,是弘揚德行的基石;誠,是宏揚德行的核心;謙,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品質。六策為國家之德行;九養是社會個體之德行。在經濟建設與和平發展的歷史時期,應強化道德在思想和文化與現實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導之以德,而後嚴之以法,“以德興國,以法治國”,兩者並舉,德行確為首要任務,制裁不法者,只是輔助德行之手段。

參加此次會議的專家學者有國務院學位委員、亞歐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導、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名譽院長李學勤先生、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院長馬寶善先生、國際知名學者、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教授、博導、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顧問成中英先生、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導王餘光先生、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導、新聞系主任呂藝先生、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院長、書記高福廷先生、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陳建成先生、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顧問張寶昌先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副院長楊慶中先生及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和各界嘉賓到會參加研討,會議由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書記丁夕友先生主持。

專家、學者圍繞《易道·德行說》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並對《易道·德行說》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馬寶善先生在此書中從道與德的內涵及其意義闡述的觀點極具思想創新和理論創新;緊扣實際貼近時代發展,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和讚賞。

馬寶善新著《易道·德行說》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新書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進行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並明確了今後易經哲學思想研究的指導方向、總體目標和若干具體措施。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為祖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必須不斷鞏固既有成果,深入學術研究,堅持正確方向,普及易道(哲學)知識,走出目前用易經算卦看風水的誤區,建設以伏羲、老子、孔子思想為基礎,結合當今實際的易經哲學研究現狀,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食糧和理論學術支撐!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