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漢學家衛禮賢與《易經》

德國著名漢學家衛禮賢與《易經》


 提示

  衛禮賢翻譯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對西方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季羨林先生評價衛禮賢是“中國在西方的精神使者”,德國媒體則稱他為“中國精神世界的馬可·波羅”。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創始人衛禮賢雕塑

  前不久,一部講述德國著名漢學家和翻譯家衛禮賢的紀錄片《滄海桑田——衛禮賢與〈易經〉》在德國各大城市熱映,導演兼編劇是衛禮賢的孫女貝蒂娜·威廉。她攜影片來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展映時接受了光明日報記者的採訪。她表示,祖父最大的人生追求,就是探尋人類的真理和智慧為什麼歷經滄桑還放之四海而皆準。《易經》這部神秘的東方寶典曾激發了眾多西方讀者的靈感,即便在今天,人們仍然能在《易經》中尋得人生哲理。

  貝蒂娜生於上海,出生幾個月後,他們一家就回到了德國。大學畢業后,她一直從事戲劇和電影工作,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和故事片。為了尋根和探究家族歷史,她多次來到祖父衛禮賢生活和工作過的青島。紀錄片《滄海桑田——衛禮賢與〈易經〉》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衛禮賢形象。


   衛禮賢1873年出生於德國圖賓根,與中國文化結緣始於一份宗教的使命。1899年,衛禮賢被德國同善會派往德國當時在中國的租界青島傳教。一接觸到中國文化,他便不能自拔,成了一個“不傳教的傳教士”,更成為積極的中國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衛禮賢在中國生活了25年,前22年在青島,后3年在北京。其間,他經歷了中國社會從義 和 團運動到辛 亥革 命,再到五 四新文 化運動。在中國的20多年時間裡他主要是學習中文,從事教育和翻譯工作。1900年,衛禮賢在青島創辦了禮賢書院(今青島九中),這所學校是清末“廢科舉,興學堂”時早期中學之一。由於該校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成績優異,1906年清政府賞給衛禮賢四品頂戴,他成了青島赫赫有名的“衛大人”。

  翻譯《易經》等中國文壇巨著成了衛禮賢終生的事業,僅翻譯《易經》就花了10多年的時間。在禮賢書院聘請的中國教員中,有不少是熟讀儒家學說的舊文人。為了翻譯好《易經》,衛禮賢經常先將翻譯好的德文文本,譯回漢語讀給這些中國同事聽,經他們更正後,再修改德文譯文的錯誤。這樣反覆多次,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他的德文版《易經》1924年在德國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響,至今已再版20多次,被翻譯成英、法、意、西班牙等多種語言,成為西方公認的權威版本。從這個譯本移譯至英文的《易經》使他贏得了國際聲望。衛禮賢對《易經》的翻譯與講授,使西方世界開始認識《周易》這部神奇智慧之書,在歐美產生了巨大影響。衛禮賢對中國文化的研究還不止於此,除了翻譯《易經》,他還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中國心靈》《中國經濟心理》《孔子與儒教》《老子與道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等。這些著作使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首先進入了德國思想界主流,影響到黑塞、榮格這樣的德國和瑞士的作家和思想家。黑塞在讀完《道德經》譯本后寫道:“中國哲學家老子,在以往的兩千年內並不為歐洲所知,但在過去的15年內卻被翻譯成了所有的歐洲語言,他的《道德經》也成了一本時髦書。”

  1914年,衛禮賢創建尊孔文社藏書樓。這是青島第一個現代圖書館,亦為中國早期圖書館之一。1925年,衛禮賢在法蘭克福建立了德國第一個“中國學社”。該學社的主要工作是編雜誌,創辦了數種漢學研究的報刊,如《中國科學與藝術學報》《中德年鑒》《中國》和《東亞評論》等。學社還主辦各種中國文化報告會和展覽會,其報告及展覽涉及文學、藝術、繪畫、建築、工藝等領域。從歐洲文化角度看,中國學社致力於幫助西方人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有助於西方人吸取其精華。除此之外,中國學社也是中國留德學生的活動中心。

  衛禮賢翻譯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對西方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季羨林先生評價衛禮賢是“中國在西方的精神使者”,德國媒體則稱他為“中國精神世界的馬可·波羅”。(光明日報柏林7月27日電 光明日報駐柏林記者 柴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