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易》到「科學易」的百多年間

從《周易》到“科學易”的百多年間




馮友蘭把周易哲學稱為“宇宙代數學”

玻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其互補性思想與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息息相通。在1937年訪問中國時,最讓玻爾感到激動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了“太極圖”。他認為,“太極圖”中的陰陽魚最能體現“互補又互斥”的精神,玻爾把它作為他的爵士盾形紋章的主要圖案。

“科學易”是指從自然和自然科學角度研究《周易》。

《周易》是中國古代智慧的寶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論核心所在,一直被稱為“群經之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即認為《周易》與大自然、自然國學存在密切聯繫,是自然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自西方科學傳入中國並佔據主導地位以後,很多人把牛頓科學視為具有普世價值,《周易》被戴上“不科學”、“迷 信”、“神秘”等帽子,一直被批判或被歪曲成是卜筮之書。20世紀尤其是下半葉以來,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下面簡要介紹“科學易”的由來和進展。

引入西方自然科學解釋《周易》

20世紀初,自然科學開始出現相對論、量子力學等與牛頓科學概念有很大差異的一些新理論、新概念,使有些科學家重新研究《周易》。中國學者如杭辛齋、沈仲濤、薛學潛、丁超五、劉子華等,試圖引入西方自然科學來解釋《周易》,論證陰陽、八卦與代數、幾何、物理、化學元素周期表、統計分佈等基本概念和一些定律的相似之處,大多是印證、對比、解釋方面成果。如梁啟超把《周易》稱為“數理哲學”;馮友蘭把周易哲學稱為“宇宙代數學”;薛學潛的“超相對論”,不僅以現代科學比附於《周易》,進而有所發展。國外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著名科學家表現了對《周易》一些概念的濃厚興趣。如劉子華在法國的博士論文提出“八卦宇宙論”,得到當時法國學者的認可。

尼耳斯·玻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與愛因斯坦並稱為“雙子星”。玻爾是量子論的總舵手,對20世紀的物理學有着決定性的影響。玻爾的哲學主要體現在他的“互補性構架”之中。其互補性思想與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息息相通。在1937年訪問中國時,最讓玻爾感到激動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了“太極圖”。他認為,“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最能體現“互補又互斥”的精神,玻爾把它作為他的爵士盾形紋章的主要圖案。

這一時期有關“科學易”的研究特點是比較分散,處於開始階段。

“科學易”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自然科學進展很快,同時也對自然科學進行反思,出現了後現代主義。1949年新中國成立,西方自然科學在中國快速發展和普及,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和工作的人員增加很快。

美藉華人李政道、楊振寧兩位博士獲得1957年度諾貝爾物理獎。李政道1972年10月22日說:“近代物理學有些看法,和中國太極和陰陽二元的學說有相似的地方。”楊振寧曾說,他之所以懷疑O.Laporte的奇偶性不滅定律,這和他在西南聯大讀《易經》時的心得有關。美國卡普拉(F.Capra)把《周易》一些基本概念與現代物理學中基本概念進行比較研究后,評價《周易》是人類最古老的一本智慧的書,在二千多年中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在上世紀70年代出現的有關周易科學的著作,除上述卡普拉(1975)外,還有田新亞(1976)、陳立夫(1979)等。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在國內外興起了一股“周易熱”,其中包括對周易與自然科學關係的研究。1984年起國際上每年召開易經國際討論會一直到現在,參加會議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984年5月“中國《周易》學術討論會”在武漢召開,這是20世紀召開的有關《周易》研究的第一次全國性大規模學術會議,本次大會主持人贊成引進一些現代科學的新方法,為《周易》研究開拓新領域。馮友蘭在會議的祝詞中重申“周易哲學可以稱為宇宙代數學”,唐明邦在開幕式報告中支持開展《周易》同自然科學的關係研究,趙莊愚、趙定理等提出了“科學易”,會議后發表了《周易》與自然科學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

自此,有關“科學易”的論著增加很快。朱燦生、潘雨廷、鄒學熹、楊雨善、董光壁、焦蔚芳(美國)、田新亞(新加坡)等對《周易》與當代自然科學的許多概念進行了研究,都有不少成果發表。

1989年5月9—12日《周易》與現代自然科學第一屆全國學術討論會在河南安陽市舉行。會議認為,《周易》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其中包括了精闢的象數理論和對自然本源的重要認識。它不僅是一部哲學著作,又是一部科學著作。1990年10月16—19日在安陽市召開了“《周易》與現代自然科學國際學術討論會”。兩次會議都出版有會議論文集。從1991年起,每年在安陽召開一次周易與現代化國際討論會,每次會議都有關於《周易》與自然科學關係方面的論文。著名中國周易學者張岱年認為,有很多自然科學家以現代最新科學的觀念與周易思想相參照,可稱為科學派。我認為,以現代科學觀念與周易相參照是最有價值的嘗試。中國科學院院士翁文波也認為,中國古代傳統科學技術思想是含有科學內容的,當然也夾雜着迷信思想。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因此,周易與自然科學關係研究在20世紀80、90年代奠定了初步基礎。

從這時起,有關周易科學研究的論文和著作逐漸增多,議論趨於熱烈,並開始引起各界的重視。較為重要的一些論文(著作)有:朱燦生提出太極是科學的燈塔;李樹菁把《周易》基本概念與板塊成礦和系統科學等許多當代科學基本概念進行了系統比較;潘雨廷、楊雨善對陰陽、八卦與生物遺傳密碼的有序排列進行了研究;董光壁、應鼎成、顧明從數學角度對易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總結;鄒學熹介紹了蔡福裔關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八卦排列的重要成果;黎凱旋發表了多篇文章,對六十四卦方陣進行了深入研究;范垂仁提出八卦定災指示圖,改進現代水文預測方法,並取得較好效果;周萬福根據周易理論對大地震、異常氣候進行預測方法的研究;商宏寬、徐振韜等分別從地震預測、太陽物理等角度解釋了震卦和豐卦的卦爻辭的科學涵義;劉發中從信息論角度、勞維斯·貝拉從控制論角度對陰陽、六十四卦進行了探討;劉辰樓提出太極科學等。王贛等用二進製表達六十四卦,從而引發對德國著名科學家萊布尼茲提出的二進制與六十四卦關係的辯論。徐道一等提出了太極序列,用以解釋太極、陰陽、八卦基本概念;鄭軍對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九宮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太極太玄體系新假說,闡述了它們的天文背景和物理背景等。

對“科學易”存在着爭議

進入21世紀,人們對“科學易”研究的熱情日益高漲,進入一個新階段,從更高的層次來認識周易與自然科學關係。這是由於當代社會是建立在現代工業技術之上,後者又是建立在300年來發展的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當前人們面臨的戰爭、經濟、誠信、安全、環境、人口等各種危機,都與自然科學的負面影響密切相關。《周易》所代表的基本思想體系,尤其是與自然科學存在差異部分,確實對克服上述負面影響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自然科學中開始出現一些新發展方向,如系統科學、複雜性科學、持續發展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等,具有向周易研究方法和思路接近的趨勢。迅速發展的互聯網使人們容易從靜態的、封閉的、連續性的框架中脫穎而出,從開放的、跨越式的、動態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從而對《周易》容易理解。

張岱年提出,六十四卦不是主觀的臆想而正是反映了自然世界的普遍規律,他支持開展科學易研究。

周易與科學的基本概念存在明顯差異。例如,現代物理學正在面對重新評估“時間”的涵義。自古以來,古人研究天人合一,認為時間是具有整體性的。趙定理認為古人的“時”就是天體運動的“空”,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時間所代表的天體運動的整體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張祥龍提出周易的“時”具有“原發天時”性質;徐道一用“消息時”(或“信息時”)來說明“原發天時”等。這可能是中國古人與西方學者對“時”(time)理解的基本差別所在。

《周易》的基本概念(太極,陰陽八卦等)主要着眼於研究事物之間聯繫,而不是物質本身的,大致相當於自然科學中不依據概率定義的“信息”的涵義。在《周易》中,早已對與信息有關內容進行深入探討,並形成相當嚴密的體系。由於《周易》所用的術語與科學的術語完全不同,因而不為當代學者理解。

進入21世紀,已知有一些重要例子證明,中華傳統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可在當代科學技術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吳文俊院士在把傳統數學與當代計算機科學有機結合方面進行了創新,走到了該領域的科學前沿,他提出在21世紀《九章算術》可能會凌駕於《幾何原本》之上。鄭繼兵應用河圖洛書基本原理研製的和合儀在實際醫療試點中已獲得初步療效。徐道一運用取象比類方法中期預測2011年日本9級地震等。此外,在大地震、洪水等天災預測方面有多次較好的預測成果。在此基礎上,已出版不少有關著作以及難以計數的論文。

同時,對“科學易”存在着不同看法,爭論很激烈。如李申反對“科學易”的研究方向,認為“科學易”研究對科學的發展沒見什麼成效,倒是為算命術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學術保護。後來他引用楊振寧在“2004文化高峰論壇”的講話,認為《周易》中沒有人們所說的那些科學成果,《周易》也不是促進科學發展的動力,甚至還起到了一種阻礙的作用。在“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科技發展的影響論壇”上,楊振寧認為,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而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楊振寧等人的看法引來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對聲音,不少人進行反駁。

當前,自然科學的片面發展已暴露出嚴重缺陷。中國的未來發展如果僅僅依靠西方科學“一條腿走路”,已經感到十分吃力。應該著重指出,以《周易》為理論核心的中國傳統思想體系(尤其是與研究大自然有關部分,即“科學易”)與以西方科學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兩個存在着基本差異的思想體系。不能以其中任何一個思想體系作為標準來解釋(或取代)另一個思想體系。兩種思想體系是可以互補和交輝的。

《周易》是古老的,但它的基本思想體系是可以應用到當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也可應用到自然科學中。吳文俊、翁文波院士等的事迹表明,把中華科學傳統與西方科技有機結合是創新(元創新)的一個重要途徑。  大眾網-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