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泛言:《易經》與三易

中國文化泛言:《易經》與三易


 

 


通常我們提到《易經》,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這本書。因為中國文化,自經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以後,冠以《周易》一書,統稱“六經”。經是天地的大準則,也是人生的大通道。

 

稱《周易》等書為六經,便是說明經過孔子所整理過的這六部書,它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天人之際”所有學問的大原理、大法則。
 

自秦、漢以後,研究易學的,對於《易經》一書命名的內涵問題,就有“三易”之說的異同出現了。
 

第一:屬於秦、漢以後正統儒家學派的理論,根據《易緯·乾鑿度》這本書的觀念,認為“易”的內涵,包括三個意義:

(一)易。就是簡易、平易的意思。因為天地自然的法則,本來就是那樣簡樸而平易的。

(二)變易。認為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以及人事,隨時在交互變化之中,永無休止。但是這種變化的法則,卻有其必然的準則可循,並非亂變。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以及人事,雖然隨時隨地都在錯綜複雜、互為因果的變化之中,但所變化者是其現象。而能變化的,卻本自不易,至為簡易。

第二:屬於秦、漢以後儒、道兩家學者通用的觀念,根據《周禮·大卜》篇對於三易的涵義,是指上古以來直到周代初期之間的《易經》學術思想,約分為三個系統:(一)《連山易》。(二)《歸藏易》。(三)《周易》。

據說,伏羲時代的易學,是《連山易》。首先以“艮卦”開始,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

黃帝時代的易學,是《歸藏易》。首先以“坤卦”開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意思是指人類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為主。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開始,便以現在留傳的《周易》為寶典,首先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入之際”的學問。

但東漢的大儒鄭玄,認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殷代的易學是《歸藏》。當然,周代的易學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說:認為上古的神農氏世系名“連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謂“連山”,便是“列山”的音別。黃帝的世系又名“歸藏氏”。

因此兩說,又有異同的問題存在其間,如果認為夏代所宗奉的易學便是《連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學便是《歸藏易》。到了周代,經過文王的整理,才構成為《周易》體系的易學。那麼關於這兩個分歧的意見,也就沒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據學者的觀點來看《易緯·乾鑿度》和《周禮·大卜》篇這兩種文獻資料,應該都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歷來考據學家們,認為《易緯·乾鑿度》等書,純出漢末或魏、晉人的偽作,假託是上古的傳承。這種觀念,並非完全無理,也的確值得研究、考慮。

可是兩漢以後的學者,硬性捨棄《周禮·大卜》的觀念而不採信,偏要採用更有問題的《易緯·乾鑿度》之說,認為“簡易、變易、不易”為天經地義的易學內涵,這便是後世以儒理說易的根據。那是不顧考據,只取所謂三易原理的內義,用之說明易學的大要而已。
 

此外,關於“連山、歸藏、周易”的三易之說,在漢、魏以後道家的學術思想中,便又發生了兩種觀念。
 

(一)認為《連山》、《歸藏》這兩個系統的易學,早已失傳。

(二)認為漢、魏以後的象、數易學,便是《連山》、《歸藏》的遺留,頗為合理。而且《連山》、《歸藏》易學的精義,確已成為秦、漢以後道家學術思想的主幹。如十二辟卦之說,便是以“歸藏”的“坤”卦為主。卦氣起“中孚”之說,便是以“民卦”的半象為用。

易名的定義

後世有人從《易經》內容所舉例的動物,如龍啊!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着眼,並且採用《繫辭傳》所說,我們的老祖宗伏羲開始畫卦時有“遠取諸物”,的說明,認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飛鳥的觀念。不過,此說並未引起重視。

到了近代,有人認為“易”便是蜥蜴的簡化,蜥蜴這種生物,它的本身顏色隨時隨地變化多端,當它依附在某種物體時,它的顏色,便會變成與某種物體的色相相同。《易經》是說明天地間事物的必然變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徵,猶如經書中的龍、象等一樣。但總不能叫它是“蜴經”,因此便取名為“易”。主張此說的,以日本的學者中最為強調。這等於在第二次大戰前,說“堯”是香爐、“舜”為蠟燭台、“禹”是爬蟲,同樣的都含有輕薄的惡意誣衊,不值得有識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麼《易經》的“易”字,究竟是什麼意義呢?根據道家易學者的傳統,經東漢魏伯陽著《參同契》所標出,認為易”字,便是上日下月“日月之謂易”的定義,最為合理。“的象形。《易經》學術思想的內涵,也便是說明這個天地之間,日月系統以內人生與事物變化的大法則。

並且從近世甲骨文的研究的確有象形上日下月的“易”字。因此更足以證明道家傳統和魏伯陽之說“日月之謂易”的定義之準確性。目前《易經》的學術思想,在西方歐、美各國,逐漸大加流行,我們自己對國家民族祖先文化準確的定名和解釋,絕對不能跟着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損文化道統的尊嚴。 來源/《中國文化泛言》 文/南懷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