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建築 安貞堡 安貞堡建築 古建築 傳統風水 客家 客家風水 華林龍 建築風水 圍龍屋建築
安貞堡全景圖
安貞堡俗名“池貫城”,位於永安市槐南鄉洋頭村,於清代光緒十一年(1885)由當地鄉紳池占瑞、池雲龍父子創建,池雲龍親自設計,歷時十四年完工。總耗資按昔時黃金、光圓、田地、糧食折價約相當於現代人民幣兩億元左右。安貞堡於1984年12月列入市級首批文保單位,1991年3月列入省級文保單位,2001年6月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永安市最負盛名的人文景觀之一,在我國絢麗多彩的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
談到安貞堡是中國傳統古建築,就難免要涉及“風水”。因為客家人在選址和營建,事先總要請人相地,看風水,定坐向。其實中國風水學的核心內容是天地人合一,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的協調關係。譬如我們在野外露營時,首先要搭營帳,露營時的帳篷並不是想當然就可以隨便亂搭,而是要考慮地形地物—開口處不可向風,免得受寒感冒;搭在高亢平坦的山坡上比搭在近水的沙堆上安全,可避免突然河水暴漲躲避不及生災,營火或灶要建在營帳的下風處,可避免煙薰及失火;營帳要遠離獨立的高樹,可避免雷電閃擊;營帳四周最好挖妥排水小溝,免得下雨積水,浸濕寢具及衣物;另外,四周最好灑些石灰、雄黃,避免蟲蛇侵入等安全防範措施。
在風水學的看法中,住得安全、舒適、方便是一種基本條件,從在野外搭一頂小小的帳篷,到租購公寓別墅,甚至大到都市計劃,選擇國都,都和風水學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傳說當年選擇土堡地址,池占瑞父子兩人費了一番苦心;先是請了幾位風水先生進行勘察,然而選了幾處地址,父子兩都感到不滿意,後來有一位江西贛州的風水先生在實地了看了一番后,指着今古堡座落的位置對主人說:此處背靠天馬山是大象卧崗,這裡正好是象鼻眼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同時風水先生指着這片層層爛泥田地對主人說:將松木填埋下去,松木遇水是越浸越堅硬,幾百年都不會腐爛,它象徵“根基牢固,永發其祥”。事後,必定紫氣東來,五福臨門。池占瑞父子聽信風水先生的話,砍來大批的松木,一層層鋪埋下去,共鋪了18層。安貞堡動工后,一是兒子池雲龍榮中“拔貢”,二是雲龍次子世倫降生,加上土堡升梁之喜,果然是三喜臨門。土堡落成后,主人全家喜遷居住。後來,父子兩將竣工后的土堡圖案奉呈當朝皇上御覽時,皇上還御封了《誥封》金榜一塊(金榜兩旁雙龍奪珠,金光燦爛)。此榜至今仍高懸在上主堂上方。
池占瑞(1842--1898),字承祥,號玉書,官名鯤,光緒乙亥年(1875)中貢生,曾於光緒十年丁亥(1887)“榮膺誥命”、“敕封徵士郎”於光緒二十七辛丑年(1901)晉封從三品中議大夫。又於光緒十一乙酉年(1885)請邑候、甘祥憲給示:架築安貞堡。譜載:池占瑞“存心正直、處世無欺。一生尊師重道,樂善好施,承父遺業,更加光大續發萬金、田連阡陌,建築安貞堡一座,洵屬我鄉空前未有之大工程,規模宏偉壯觀,四鄰聞名爭睹為快,自明、清以來匪氛四起、滿地萑苻、合鄉避難、咸利賴之、且訓於有方,眼見拔萃出類鶚薦登科榮封三代。宗祖為之生、光迄今子孫振振人文濟濟皆,公之遺澤流長也。”
池連貫(1858--1908),字舜臣,官名雲龍、別號卧岡。17歲考取進縣學第七名,27歲光緒十一年(1885)中乙酉科“拔貢”(貢生有拔貢、恩貢、歲貢、優貢、副貢之別,其中拔貢十二年選一次為最難。貢生應入國子監讀書,經過考試、驗看過,從生員中選拔成績優異和年資較深的可以充任知府),該牌匾至今保留完整,28歲光緒十二丙戌年(1886)晉京廷試揀,授直隸州(今天津市),並榮封二代,又於光緒二十七辛丑年(1901)“遵帳加補知府,隨帶加二級賞戴“花翎”、覃恩榮封三代”。
經考察安貞堡座落在卧牛形的地勢上,因此堡主池連貫取字為卧崗。堡的設計是針對卧牛的地勢加以利用和修整。堡前院坪(曬穀場)象徵一塊草坪使牛吃上草,才能發達。在院坪前設池一為飲牛,二為束氣。因牛眠形山地勢太開闊,財氣容易流失,故在院坪兩側各掘築一個池塘,以池水聚氣。又在南北圍牆各開一個門,開門方向與安貞堡坐向的中軸線垂直,也是為了束住財氣。堡左院門坐南向北(坐丁山癸向兼未丑,庚午丁未分金,坐柳宿三度,向牛宿七度),該堡拱門坐西向東(坐辛山乙向兼戌辰,辛酉丙戌分金,坐婁宿八度,向亢宿三度)。拱門左右兩邊(癸、丁方)皆有洞口放水流出,院坪內放水寅方。院坪矮牆外溝渠壬子方來水,左水倒右,流出巽巳方。土堡西靠一座卧牛山,北邊青龍山(甲峰高大長平,外山青龍峰二重),南臨穿山甲山(白虎山前端未抬頭),東面遙望古山,案山一重,朝山兩重(辰峰高大、長平)。局面闊大,卯峰起秀,左前方乙峰高大,右前方巽峰高大圓秀,朝山不破碎。堡坐得方正,枕山襟水,皆有左青龍,右白虎護侍,靠山宏大而明堂廣闊”吻合山環水抱的要求。 堡拱門坐辛山乙向兼戌辰,天干辛為陰金,戌為陽金, 為陰金陽金劫局,陰陽配合則大利,申子辰年添丁進財,忠孝賢良,六畜興旺、田莊廣進。堡後山峰高大豐隆,土屏華蓋,坤申武曲居之,亦有明經小貴,能出武貴,又卯峰起秀,功名顯達,發科甲之人,卯與學堂之峰見之大吉。
上主廳堂
下主廳堂
安貞堡之名出自《周易·坤》載:“安貞之吉”。安貞,指的是如能安份守其貞正,也就可以吉利。入口拱門兩旁鐫刻一副對聯“安於未雨綢繆固,貞觀休風謐靜多”,上下句首嵌入“安貞”二字,正好起到為安貞堡命意注釋的作用。恰恰反映了當時池占瑞父子建堡的目的和希望是為保護自家和本鄉百姓的家產不受盜匪的侵犯,以祈求一方鄉土平安。
安貞堡拱門
安貞堡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千平方米,堡前的操場面積為1200平方米,外牆高9米,厚約4米,邊角附屬建築。正面兩側有凸出5米的角樓,俗稱“炮樓”,堡牆四壁布有射擊孔180個,僚望窗90個。
堡內木建築分為前後三進院落,有18個廳堂,12個廚房,大小房間360間,水井5口,可供千餘人居住。每進之間有天井,疏密有致,三合土地面光滑細膩。木構建築都為上下兩層,每層有內走廊,每進廳堂兩側有樓梯與二進走廊相通。二樓走廊外側還有環堡小道,與整個堡體相接。
堡內的整個布局基本上沿襲了中國傳統建築中軸對稱的格式,即在中軸線上排列層層廳堂,主廳堂處於宅院的中心部位,顯示高大莊重,左右屋舍規整對稱,主次分明,布局平穩。特別是建築中突出主客之分,層層遞進,逐漸升高的布局使得空間具有互相滲透,互相襯托,高低起伏的靈活機體,迂迴曲折活潑多變和富於節奏感。
院內及廂房
木樓結構是穿斗式的構架為主,輔以抬梁式構架。穿斗式構架是在落地的木柱上直接架檁,檁上放椽,屋頂重量直接傳給柱子,柱間穿枋不承受屋面的重量,而只起到保持柱子穩定的作用。抬梁式構架則是柱子上面架梁,樑上承檁,檁上有椽,屋面重量通過檁,梁傳到柱子上。
堡木建築的屋頂主要為懸山式,即“兩面坡”的形式;除了堡前方兩側的角樓採取“四面坡”的形式外,其餘皆為懸山式。懸山屋頂的屋脊處作兩邊向上彎曲翹起,並繪有花紋裝飾。遠遠望去,懸山屋頂前低后高,層層疊起,輪廓分明,櫛次鱗比,富有韻律感。
除此,堡內的屋檐、門扇 、窗欞、柱礎、斗拱、梁架、雀替等均隨處可見,形式多樣的雕刻、花樣繁多的壁畫,並有一組組的泥塑、雕刻、彩繪,題材來源於戲劇故事和古典小說,如《三國演義》、《世說新語》、《西遊記》、《封神演義》等。還有民間傳說和“竹報平安”、“麒麟獻瑞”、“龜鶴延年”臘梅迎春、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等吉祥圖案。每一個畫面,都有一個典故或說法。真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喜從天降
五福招來
安貞堡堪稱清代建築藝術珍品。它是客家人來永安后結合本地實際興建的圍龍屋式建築,是福建省罕見的一座客家大型民居,也是國內建築史上一枝奇葩。其建築形式相當獨特,構造技術十分精湛,外觀造型壯觀而優美,空間層次豐富而有序,裝修、彩繪、木雕、灰塑精美而生動,充分體現了當時能工巧匠的智慧與工藝水平。在堡內特別罕見的是不論內外,邊角幾乎不見蜘蛛結網,真所謂是安貞堡的一絕。這座集生活住宅、具有冬曖夏涼、防震、防風、軍事防禦的多種功能、民間藝術、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巍巍古堡建築,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瑰寶,今天則成了古建築考察實地和旅遊觀光的新景點。 作者:華林龍